第115章 掌声(2/3)
了,水也清了,山青水美的农场就是大字报,都打上太空了。
我必须参会,因为我要见陈棉棉同志。
”
陈棉棉吓了一跳,心说外面咋也有人议论她?
另有几个人在劝老大爷,说他年龄大了熬不住,让他下午看看天安门就回去休息,明天的会议,他们年轻人去参加。
但老大爷倔着呢:“不行,我必须去见见陈棉棉同志。
”
妞妞听到还有人在讲她妈妈,都有点害怕了。
她也不理解老大爷为什么那么激动。
她知道那爷爷是善意的,但总还是担心妈妈,就不由的双手环上了妈妈的腰。
陈棉棉小声给孩子解释:“那爷爷戴着牌子的,他是人民代表。
”
妞妞仔细一看,果然,老爷爷的衣服上别着个小卡片,写着呢:人民代表。
妞妞又想起一件事:“老师说,五十六个民族,都能代表自己。
”
陈棉棉说:“还有工农兵商,也能代表自己。
”
妞妞笑着说:“他们会给妈妈你这样的干部提意见,对不对?”
陈棉棉点头:“很对。
”
既说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就是各行各业,各民族。
他们会向政府提出建议建言,以便让政府了解各行各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陈棉棉和别的干部一样,需要旁听记录,并了解民生百态。
但陈棉棉本来也以为只有基层干部了解她。
可排队的时候听了一下大家的聊天,就发现,来的所有人民代表们也听过她的故事。
也就是说明天的代表大会,她也依然会受到热烈的欢迎。
既是这样,陈棉棉也就得打起精神来了。
当然,她无所畏惧。
女干部多着呢,上面还有一位女副总理呢,她又有什么好怕的?
但肚子咕咕直叫,还是先排队吃饭吧。
终于买到了两碗炸酱面,因为饭馆里没坐位,陈棉棉和妞妞就端着面出来了。
但俩人刚蹲到马路牙子上要开吃,却听身后有人粗吼:“立正!”
陈棉棉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抓风纪的治安员,妞妞却已经转身了,在叫:“干爹!”
孩子再一看,又一声:“叔叔!”
是曾风和唐天佑俩,也不知怎的,他俩又凑一块儿了,勾肩搭背的。
曾风故作严肃,对陈棉棉说:“陈同志,你可是今年内定的干部模范,蹲在马路牙子上吃饭,你的形象呢,你就是这么起模范带头作用的?”
陈棉棉一打量曾风,也不甘示弱:“哟,呢子大衣都穿上了,牌子货吧,哪来的?”
曾风穿一件特别有型的呢子大衣,得意洋洋:“人送的,羡慕啊,你都买不到。
”
陈棉棉挑着面说:“别是收受的贿赂就好。
”
曾风无语:“就你还模范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唐天佑想抱抱妞妞的,但妞妞拒绝。
她已经是十岁的大姑娘了,喜欢叔叔,但是不喜欢被他抱着,或者骑叔叔的脖子了。
孩子也饿坏了,顾不上找座儿,站着扒拉炸酱面。
陈棉棉边吃边问:“你俩怎么凑一块儿了?”
再看曾风闷闷不乐的,又问:“你也是计委的干部,怎么没有去开会?”
曾风是这样,虽然被选调来读党校,并顺带离婚,但他的老丈人心胸狭窄,故意整他,就把他调出计委,调到了一个烂单位。
也是他自己瞎了眼,老丈人是他自己选的嘛,但还好有祁嘉礼,那个干爹没白拜。
曾风专门找祁嘉礼求情,对方又把他调到了农业部,只是今年的人代会他就参加不了了。
他和唐天佑是在计委门外碰上的,俩人就一边侃大山,一边等着妞妞。
下午妞妞也不必开会了,跟他们俩出去玩。
首都曾风比较熟悉,而且随着革命已经结束了,各种小摊儿,小商店全悄悄开起来了。
卖古玩的,小电器的,玉石的,还有卖书的,他俩要带妞妞去逛街呢。
既然陈棉棉来了,晚上当然得撮一顿。
眼看会议该开场了,曾风就说:“你快回去吧,咱晚上一起吃饭,吃本帮菜。
”
陈棉棉随口问了句:“什么本帮菜,哪个国营饭店有?”
曾风掸了掸呢子大衣说:“邹衍呀,他下海开饭店啦,这件呢子大衣也是他送我的。
”
陈棉棉恍然大悟:“怪不得。
”
又说:“恭喜他下海经商,要干得好,以后肯定可以赚大钱。
”
曾风说:“对了,今天是他请你吃饭,毕竟要不是你,他至少要坐五年的牢。
”
像邹衍那样的红小将们目前全被逮捕了。
审问,判刑。
陈棉棉突然发现一点,她明天会被推举为模范干部,其实是上面的一手高招。
因为只要她是模范干部,西北就是农业模范,而那些去过西北,又没闹出人命的红小将,自然就能被宽大处理。
那于她来说,就又是一重助力。
因为小将们会感谢她,也会支持她的工作。
而虽然她那么想过,但推动事件发生的人不是她,而是经过劳动改造,并转变了思想的,曾经的老右派们。
他们终于重回实权岗位,并要带着经验,规划下一个十年的发展。
也是因此,今年的代表大会,参会人数破了记录,足足有三千人。
陈棉棉不知道偶像的病到底如何了,还有菊香书屋那位,他们都还病着,应该也很痛苦,但同时应该也很期待吧。
期待着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民族而来的代表们,和有了丰富的基层经验的领导们一起,讨论出真正对人民好,对老百姓好的发展大计来。
虽然天气很冷,风刮的嗖嗖的,但陈棉棉心里却暖暖的。
她心说,真好!
……
陈棉棉和曾风约好,晚上要一起吃饭的。
好久没见过邹衍,她也想去见见他。
但等下午散会出来,没见曾风和唐天佑,妞妞几个,却见赵凌成站在马路边。
他若有所思的盯着路过的女同志们。
不怪他要盯着看,革命结束了,首都的女同志们也唰的变时髦了,比申城的还要时髦。
陈棉棉看到一个女同志的呢子大衣漂亮,一边走向赵凌成一边看,看的太投入,差点摔了一跤。
赵凌成看在眼里,追上那女同志问衣服去了。
如今好看的衣服都不在商场,而是走私来的,也只在黑市上有买。
既然媳妇喜欢,他得打听打听,看哪儿有买。
对了,他请的是病假,也是以看病的名义出来的,所以有派车。
车还很不错,是最新款的吉普,而且没有熄火,一上车就能吹到热乎乎的暖风。
赵凌成上了车才说:“曾风他们自己吃饭,咱们俩单独吃。
”
陈棉棉和赵凌成一样臭美,也知道他突然拦人,是去问女同志的衣服了。
她都不关心饭了,只问衣服:“那呢子大衣哪里有卖,得多少钱?”
赵凌成却说:“你不用管,交给我就好。
”
陈棉棉刚想说你可是军人啊,上黑市就不怕逮住了挨处分?
但一想,现在对投机倒把其实已经放开了。
也罢,既然他要买,她等着穿就好。
赵凌成又说:“你好像还挺出名的,有个外号,叫什么来着?”
祁嘉礼为给妞妞过个生日,愿意坐八九个小时的车,但平常他很少联系赵凌成夫妻。
因为他没讲过,所以陈棉棉直到中午才知,自己那漂亮的外号是谁起的。
她既骄傲又自豪,也要跟男人炫一炫:“戈壁玫瑰,美吧?”
赵凌成点头:“确实美,你也是头一回听说?”
陈棉棉用力点头:“嗯!”
赵凌成一伸手,从旁边的包里摸出个东西:“那这是什么?”
陈棉棉见是个栽在小花盆里的石头花,想起来了,这还是很久以前,赵凌成出野外时,从沙漠里带回来的。
她搬家时嫌累赘,就丢在军工基地了。
赵凌成之前说过名字,但她忘了。
应该就是叫石头花吧?
赵凌成盯着妻子半晌,一看就知她早忘了。
把花放回旅行包,他才又说:“它就是戈壁玫瑰,也叫沙漠玫瑰,只产于阿拉善地区,居延海泽一带,而且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了。
这是我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几朵。
”
那本来是大海里的透明矿石,但在经风沙千万年的侵蚀后,就成了花的形状。
它在西北荒漠里也很罕见,但又极美。
赵凌成在十年前就跟妻子说过,那朵花就是她,可她没心没肺,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经他提醒她才想起来,也还想再看看那花儿,但赵凌成不高兴了,就不给她看。
不过今天是他们难得的,在首都,而且是单独在一起,以及,思想革命总算结束,很值得庆祝一下。
赵凌成要请陈棉棉吃的,是她一直念叨,但又吃不到的,川菜!
水煮肉片,毛血旺,还有一道辣子炒鸡,那也是总空食堂的招牌菜。
赵凌成专门到食堂点好,委托勤务兵送到房间,就带媳妇上楼了。
他们来的正是唐天佑的客房。
也就是说昨天赵凌成专门要钥匙,就是为了今天,能跟媳妇儿俩一起来。
不过人代会期间首都所有宾馆爆满,他们也只能这样找个地方单独在一起了。
进了门,赵凌成打开旅行包,从中拿出只布袋子再打开,是一件被卷起来的旗袍。
陈棉棉一摸布料就说:“这怕不便宜吧?”
她不了解布料,而那旗袍是黯红色,上面是用绣的方式勾勒着同色玫瑰。
单调的黯红色会显老气,但因为有了玫瑰图案,就显得生动了。
陈棉棉倒不是钟情于旗袍,但既然赵凌成买来了,又好看,她也就换上了。
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