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3)
            
              
				呢?
从一开始,决定的权力便在谢使君一个人的手中。
    
她旁若无人地从他们的面前经过,无视了晁郗和他或端庄或娇艳或清雅的族妹们,无视了一脸不自在的谢咎,无视了轻摇羽扇准备看好戏的公乘越,也无视了一瞬不动盯着她的…谢蕴。
    
“阿娴,过来见一见客人,这位是晁将军的兄长,南山郡公。
    ”
谢蕴突然叫住她,起身朝她走过去。
    他装作看不到她眼中的冷淡,抬手帮她理了理发带与厚实的深衣,动作轻柔。
    
张静娴沉默地与他对视,眉尖微蹙,似是在疑惑晁郗带了晁家贵女过来,他要她留下不觉得尴尬吗?
可是男人的反应像是比她更不解,没有得到她确切的回应,从鼻腔中逸出一声反问,“嗯?”
最终,张静娴还是随他走了进去,谢咎喊了她一声“阿嫂”,她礼貌地朝他点点头,坐在谢蕴的身边。
    
一时之间,所有目光都聚集在她的身上。
    
而张静娴十分平静地吃着手中的豆糕,有些噎,谢蕴倒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水递到她的唇边,她就着喝下。
    
剩下的一小块豆糕她本想一口吃完,可不知身边的男人怎么想的,垂下眸,牢牢握着她的手腕,吃了下去。
    
然后,他再为她擦拭沾了碎屑的手指,一举一动,体贴至极。
    
当即,晁郗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的族妹们面面相觑,眼中的光芒立刻淡了。
    
上赶着屈居一个农女之下,除非她们脑子有病。
    
“南山郡公。
    ”张静娴等谢蕴将自己的手指擦拭干净,缩了缩指尖,温声和晁郗打了招呼。
    
“张夫人。
    ”晁郗语气微冷,他莫名觉得这个庶民在挑衅自己,索性开门见山,“晁氏与谢氏约定了婚约,张夫人可曾知道?”
识相之人应该早些脱离谢家,消失在人前。
    
闻言,张静娴看了谢蕴一眼,认真回想过后,问道,“只是口头约定还是有文书凭证?”
晁郗不语,谢蕴也不说话,很是从容淡定。
    
“哦,那就是没有文书凭证了?”张静娴心里生出了些厌烦,淡淡一笑,“南山郡公,这是你们晁家的规矩吗?似乎很爱管别人的家事,这也管那也管,不知你娶妻了没有?我看郡公之妻应该脾性甚好,弃了郡公如何?”
“你!庶民放肆!”
晁郗大怒,万万想不到一个庶民胆敢羞辱自己,嘲笑晁家。
    
“这句话也送给郡公。
    ”泥人尚有脾气,张静娴两世都被晁家弄得很恼火,晁顼杀她,晁郗又找上门,他们是真的不在乎脸面吗?
有能耐就真刀实枪地上场,而不是搞些算计恶心人的招数。
    
“我曾听闻大司马乃当世人杰,却不想他的儿子爱插足他人的家事,不妨再等一等呢,等到我与谢使君和离了,你再上门。
    ”
“或许,也等不了几日。
    ”
“郎君,你看南山郡公都找上门了,不如你我就此别过,好不好?我承诺日后肯定不会纠缠你,躲得远远的。
    ”
她同样厌烦地还有如今的处境,难道要她说的更明白一些吗?她一个庶民能决定什么,若谢蕴愿意弃她娶晁家女她肯五体投地表示感谢。
    
张静娴话音落地,屋中静地可怕,只能听到晁郗压制怒火的呼吸声,以及谢蕴飘忽不定的笑声。
    
他说,“阿娴好可爱,发脾气了呢。
    ”
丝毫不在乎她惹怒晁郗,也不在乎她冷漠地对待自己,唯一不能忍受的就是她将和离这样的话放在嘴边。
    
“我不会和阿娴和离的。
    ”
张静娴别过头,反应平淡,神色没有任何波动。
    
谢蕴静静地看着她,心中的荒凉无人可知,其实方才她讽刺晁郗的那些话他听在耳中,愉悦地喉结发颤。
    可是转瞬她就提出了和离,隐秘的欢喜被击得粉碎。
    
他唇角含笑,陡然转头,漆黑的眼珠看向晁郗,“郡公也听到了,是我心悦阿娴,死缠烂打将她留在我的身边。
    她要抛弃我,不过是我松开手的功夫。
    ”
此时的谢使君,那个曾经无比高傲的男人,露出了令人看不上眼的卑微神色。
    
“为了阿娴不将我抛弃,郡公今后就莫要再到这里来了,我实在承受不起。
    ”
他的话惊呆了除了公乘越以外的所有人,晁郗像是第一次认识他,面色僵冷,谢咎怀疑自己灵魂出窍,怔怔发愣。
    
几名晁家女更是用手捂住了嘴巴,难以置信活在传闻中的谢使君会是这样一个丢失了自尊的人。
    
没有了骄傲与自尊,与蝼蚁何异。
    不,或许还不如蝼蚁。
    
谢蕴仍在笑着,他凑到女子的耳边低声询问她还生不生气,“我保证抓住阿娴的手,不让你离得远远的,不让你一人孤单。
    ”
不会让她重新走进那个潮湿的雨日,这是他的承诺。
    
张静娴动了动嘴唇,他有许多种方式回旋局面,却选择了让他自己最难堪的一种,硬生生成为一个卑微的“怨夫”。
    
“别说了,你别说了。
    ”
她想要的不是这个结果,即便郁闷烦躁,但她不愿将他放在脚下踩,高傲的他,挑剔的他,居高临下的他是构成谢蕴这个人的本色。
    
“好,我不说了。
    ”谢蕴看出了她的难过,从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