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22岁,你旁观剪辑(3/3)
就是把它禁掉。
分级成R级倒是没有到禁掉的程度,但也会给观众“这部电影很刺激”的第一印象。
再一看青春片题材,说不定有些青少年会觉得这是一部涉及到校园恋爱,看各种各样的刺激场面的电影,所以才偷偷买了票贡献了票房呢。
“我现在剪这些是想做导演剪辑版。
”图娜导演依依不舍地看着特别阴森,卢涵风格极强的那个版本,“很多电影在电影院里放的版本都是大剪过的,完整版都是卖碟片,这也是挺大一块收入。
”
和华国的科技已经发展太快了的社会不一样,国外的光碟机存量还是挺多的,很多国外的观众会看电影碟片,导演们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再赚一波钱,也把完整的版本的电影给大家看。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审核制度差异,国内没过审就不能放,导演剪辑版往往是根本过不了审的,有时候把和公映版相差一点点的电影在网络平台上播放,或者做成光碟售卖是可以默许的。
但是差别太大了的放不出去,不能说拿着一个全部讲真善美的片子过审了,结果播出来给人看的是血腥暴力吧?
那只能放在外网,让观众自己找海外资源,不过这样导演又赚不到钱。
所以卖光碟这种形式在国内不太流行。
赵珺明白了。
图娜导演一边指挥剪辑师剪片子一边碎碎念:“剪辑权很重要,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噢,不过我们俩用不着担心这个,我以前拍片子都是克里斯蒂娜投资的,你也是自己投的。
”
她有点当导师的意识,这是在教赵珺行内潜规则。
剪辑权对于导演来说可能是最重要的权利,因为如果没有办法把剪辑权握在手里,导演拍出来的东西,说不定一个镜头都不给放,会被剪得面目全非,妈都不认识。
这也是导演和投资人的一种对抗权衡,往往只有咖位很大的导演才能完全控制剪辑。
以前的电影质量比现在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当年的投资人不懂行,也愿意只出钱不插手,把电影制作的权力全部交给了导演,只要捧他们想捧的人就够了。
现在的投资方变得更专业了,有制作公司,公司里也有着专业的业内人士。
专业人士可以对电影提出专业的意见,改变导演的想法,但是这个改变不一定很好,大多数情况下是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制作公司的越来越专业化不一定是件好事,但也不能说是坏事,至少在保障剧组底层工作人员,保障演员权益方面,越专业化越好,像以前那种拖欠工资的事情,现在是基本上很少发生了。
早年间各种剧组是很乱的,群演有演员公会保护,公会戏是先交了钱给演员公会,现金戏也是当天演当天结算,能保障群演的收入。
但是剧组底层工作人员的工资就容易被拖欠。
而且往往这些打杂跑腿的底层员工要身兼数职干很多话,和明星的助理要当保姆一样,他们也要当整个剧组的保姆,干活零碎收入也不高,有时候被找个理由开了,再讨薪,这个剧组都拍完戏解散找不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