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3/3)
镜干涉装置,要求推导条纹间距与棱镜顶角的关系。
最让他挑眉的是近代物理题,直接甩出了一个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修正模型,需要用量子力学的概率密度概念重新解释实验数据。
周围的考生们有的咬着笔杆,有的在草稿纸上疯狂涂画,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考场里显得格外清晰。
顾玺却异常平静,他的思维像一台精准的计算机,将题目里的每个条件拆解、重组,那些在预赛中看似分离的知识点,此刻在复赛的试卷上织成了一张立体的网。
他甚至在解电磁学题时,顺手在草稿纸边缘推导出了一个更简洁的积分路径,比标准答案的方法少用了三步。
当顾玺放下笔,检查完最后一个物理量的单位时,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多小时。
走出考场时,发现柏瑾之靠着车门等在校门口的树下。
他看着顾玺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忍不住先开口:“怎么样?难不难?”
顾玺上车,接过他递来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比预赛难多了。
”
“啊?”柏瑾之心里一紧,“那你……”
“但也就是大学物理的内容。
”顾玺补充道,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没老师说的那么难。
”
柏瑾之看着他眼里闪烁的自信,放下心:“好吧,算我多问,早该知道你肯定没问题。
”
“只是理论考试而已。
”顾玺往后一靠,闭上眼:“还有实验考试呢。
”
理论考试通过后才能参加实验考试,因此,要等到第二天批卷完成,才能继续考试。
第二天清晨,理工大的公告栏前已经挤满了人。
顾玺隔着老远就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后面标注着“理论考试通过,实验考试时间:14:00-16:00,地点:物理实验楼302室”。
顾玺没细看具体分数,只记住了实验考试的时间和地点。
下午两点,他准时来到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楼。
实验考场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房间,每个考生面前的实验台上摆放着器材:气垫导轨、光电门、直流电源、示波器……
今天的题目是“设计实验测量变截面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并分析空气阻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是一道典型的设计性实验题,需要自行搭建实验方案,选择测量仪器,处理数据并评估误差。
顾玺戴上手套,先是仔细检查了一遍器材,随即在草稿纸上画出实验原理图:利用气垫导轨减少摩擦,通过光电门测量角速度变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转动惯量的表达式。
他的操作异常熟练,调平导轨、连接电路、设置示波器参数,每个步骤都精准到位,甚至在安装圆柱体时,还特意用水平仪校准了轴心。
数据记录阶段,他没有急于测量,而是先做了三次预实验,观察数据的波动范围,确定最佳测量次数。
处理数据时,他不仅计算了转动惯量的平均值,还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并用误差传递公式估算了各测量量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权重。
当他利落的完成实验报告,将器材归位时,监考老师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眼神里带着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