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敢把巧娘给放在那儿,索性委托给专业护工,只需要向大柱配合就行。
路晓琪三口并两口把牛肉粉丝汤给吃完了,只觉得胃里舒坦极了:“这家粉丝汤不错啊,比市里面的都好吃。
对了,明天他们就自己做饭了吗?”
宋五嫂:“对,宇文老师说中那宅子里有一间大厨房,里面有柴火灶,还放了不少柴火。
”
路晓琪挑起眉,居然还有这样的地方吗?
她去看了后才知道他们说的是四号区正中心的那栋小园林庭院,它原本的用处大概是展示古代江南一带有钱人家的生活,所以配了厨房供游客参观,有灶台还有水井,舂米的各种用具,连柴火都有整整一面墙。
“一开始就用电器的话的确有些危险……”路晓琪若有所思。
古镇里没有通燃气,只能用电。
但是村民们没有经过培训而且人多手杂,且古镇的电路这几年都没检修,只要出一点点纰漏恐怕就能让她后悔终生。
想到这里,她打了个寒噤。
“那就先用这个灶吧,明天就自己做饭,但要注意防火。
”
好歹柴火灶是他们熟悉的东西。
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开通燃气?
燃气管道、电线、供水、网线……路晓琪原本还想着要不就先叫几天外卖应付一下,但这一项项的计划算下来,让她立刻放弃了这个想法。
穷,吃不起外卖了,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吧。
赵飞燕又递给她两个本子:“上面那本记了向家村人每个人的情况,下面那本是房屋的分配情况。
”
路晓琪翻了翻,赵飞燕的字写得很娟秀,甚至还用的是横排字体,她一眼看过去就能清晰地获得很多信息——第一本上已经记载好了向家村三十九个人的信息,包括他们的名字、性别、年龄和家庭以及亲戚关系,甚至还记录上了每个人擅长做的事情。
除了职业手艺之外,还有生活专长,比如有一位叫做杜芳的寡妇是向明的侄媳妇,曾经在京师的酒楼里帮过厨,专长就是做饭。
那可以安排她来当之后的厨娘。
另外,向家村总共分为十六家,以向姓为主,还有少部分是张、李二姓。
这里面有四个才几岁的小朋友,后续可能要考虑送他们去上学……
看了一遍后,路晓琪已经转过了许多念头。
“这份资料太有用了。
”她高兴极了,对赵飞燕道谢。
赵飞燕抿嘴一笑,这让她的表情顿时变得灵动起来,连身上简单的广告衫都掩盖不了容光。
她曼声说:“能帮得上忙就好。
”
这样一份资料对她来说却是不难的,以往在宫中的时候接触的人比这儿可要多多了,要记住她们的喜好和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与之相比向家村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另外一份是房屋分配情况。
这是她和宇文恺共同做的,宇文恺在里面画了一个简易的四号区的地图,标注了里面已经被分配出去的房屋。
“按照每一户的人口数来分,他们有十六户但是有的家里只剩下一人或两人,便和其他人一起居住。
”宇文恺解说,“所以最后总共分去了十一栋房屋。
”
家中人口多的自然住在一起,其余的按照性别来分,保证每个人都有单独的卧室。
路晓琪很满意。
这些房屋的产权都属于古镇,性质是员工宿舍,她可以补贴福利但不可能让一个人就独占一栋房屋。
“等明天开始,我便会安排他们修缮古镇。
”宇文恺沉吟一下,“先从一号区以及清理河道的淤泥开始吧。
”他面上带了一丝嫌恶,“总不能就一直这么臭着。
”
一号区是门面,也是重点。
反倒是四号区,宇文恺并不急。
在他看来,这些工匠们在忙完分配的工作之后,闲暇之余自然会着手修缮自家的屋子。
路晓琪想了想也点点头:“行,就按宇文老师说的办。
”
她计划会分批次开放古镇,边修缮边营业。
一号区肯定是在第一批开放区域内,四号区位置最偏,暂时剔除——她当然没忘记自己沉浸式体验古代生活的构想,但只有配合上系统的奖励,“建筑之心”古色古香的滤镜才会是完美的。
宇文恺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不过,修缮是需要不少材料的,木头、泥料、颜料、工具……”
他每说一样,路晓琪的心就抽抽一下。
只有搞过装修的人才知道这些东西有多花钱,而且这里需要的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她想到自己仅剩下的五十万,简直头秃。
她强颜欢笑:“我知道,您先列个清单出来。
”
该花的咬着牙也得花。
哎,不知道学姐的贷款走到哪个步骤了?
看了半天,路晓琪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向家村的房屋怎么都是分开的?”
除了几个年老的和孤寡组合之外,其余人家几乎都是分开的,但明明在他们的房屋旁边都还有着空屋。
宇文恺和赵飞燕对视一眼。
宇文恺开口:“这是故意而为之,这些空置的房屋到时候可以安置路小友召唤来的其他人。
”
赵飞燕也点了点头。
路晓琪不是傻的,她只是一琢磨就恍然大悟。
这是怕向家村的人抱团,所以想要将他们分开,慢慢地往他们之中安插进外人。
嘶~~~果然都是玩政治的,心眼子就是多。
赵飞燕表情含蓄:“虽然小路你心善,这些村民们也大多都是老实安分的人,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明白,我明白。
”路晓琪忙不迭地点头,她虽然善良但不是圣母。
古代聚姓而居,又时常需要面对战争和其他灾祸,本就容易形成抱团的习性。
她虽然同情他们也愿意相信系统的选择,但和他们并不熟悉,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确是要用上一些管理手段。
她真心实意感谢宇文恺:“多谢宇文老师为我出谋划策。
”
宇文恺抚了抚胡须,眼中飘过一丝笑意。
论起管理工匠,他可是专业的。
不过,他也时刻提醒着自己,现在是未来的新时代了,不能再用以前的那套老法子了。
“还有一事,”赵飞燕翻到册子的第二页,那就是宇文恺的手绘地图,她指了指靠近四号区中心园林以及靠着水道的两栋房子,“我们还选了这几栋作为员工宿舍。
到时古镇营业,想必我们都得住在里面来,于是便先选了。
我与五嫂子住一栋,宇文老师住一栋。
”
路晓琪眼睛一亮,这的确是需要未雨绸缪。
她立刻说:“你们那栋还有没有空房间,给我留一间!”
她以后肯定也要住古镇里的。
然后她热忱忱地看向宇文恺:“宇文老师,我没有别的要求,里面的风格可以照着古代的来,但洗手间我一定要现代的,抽水马桶和花洒一定要安排。
”
旁边听着的宋五嫂和赵飞燕听得连连点头。
宋五嫂:“冰箱要备一个,可方便。
”
赵飞燕:“洗衣机自然也要的。
”
宇文恺:“……”
向家村人到这个世界的第二日就这样匆忙的过去了。
第三日,宋五嫂去陪路晓琪去买了大容量的电饭煲、蒸屉和大的炒菜锅等厨具喜得镇上的超市老板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谁懂啊?
这么大的电饭煲和铁锅,根本没人买!原本他都打算了要当成废品回收掉的,结果,天降横财。
而且,他居然还把自己之前进的一大批军绿色胶鞋给卖出去了,同样是好几年无人问津的货物。
超市老板恍惚中感觉,或许他真的是个做生意的天才,只是之前没有遇到他的伯乐而已。
从超市出来,又拐去了菜市场买了大量的粮油和蔬菜。
路晓琪压了价格,看老板人还不错便和她约定以后每日送足够的肉和菜去古镇门口,她会让人出来挑选,账单她来付。
老板没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这可是大生意,她不接的话做梦都会坐起来给自己一个耳光。
路过童装店的时候,路晓琪走进去买了几件童装和童鞋,她没忘记向家村还有几个小孩子。
因为营养不良,他们普遍比现代的同龄小孩都要显得矮小。
另外,给村民们换洗的衣服,各种清洁工具、个人护理用品……仿佛囤货一般。
她甚至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
油门一踩,车子突突突往前开,满载着货物,路晓琪骑在车上享受着微风吹拂,在花钱如流水的痛苦中找到了那么一丝丝快乐。
她将车子停到四号区的小广场上,喊了一句:“东西到了,快来搬一下!”
旁边有闲暇的村民们包括几个小孩子立刻围了上来,帮她把物资卸了下来,按照她的吩咐,一些搬去厨房一些就堆放在小广场上等着待会儿再发放。
“你们就歇着吧。
”路晓琪摸了摸其中最大的那个小女孩的头顶,她记得是叫向香玉,塞给她几包零食,“拿去吃吧,带着弟弟妹妹们去旁边玩,记得不要去河边。
”
向香玉有些羞涩地接过来,小声道谢,带着几个孩子躲到了一边。
路晓琪站在三轮车旁,看到他们的笑脸,原本因为财务紧张而焦灼的情绪不由自主地平缓了下来。
她叉着腰,环视了一下四周。
不过短短半天时间,四号区就和前两日完全不同了。
之前所有人的帐篷都聚集起这片小广场,挤挤攘攘,不免有些杂物和垃圾。
但分配了房屋后,大家伙儿都把自己的东西搬去了新家,广场为之一空,又变得干干净净。
宇文恺雷厉风行,已经组织起村民们在挖河道里的淤泥,另外又带着几个老工匠在一号区查看。
掉漆的牌坊、开裂的墙壁还有一些不伦不类或粗制滥造的东西都会被列入到他们的修缮范围之内。
看着看着,路晓琪又开着三轮车跑了一趟,她打算去买点铁锹之类的工具来。
与此同时,正在大厨房里洗洗刷刷忙活的村民收到了新送过来的物资,那是十桶食用油,二十袋真空包装的大米,还有一些大包装的调味品。
除此之外,还有新鲜的猪肉、鱼和两三种蔬菜。
原本在干活的人都围了过来,看着这么丰富的物资,呼吸都停顿了好几秒。
然后,轰地一声炸开了锅。
“这,真的是给我们吃的吗?”
“有肉有鱼……我的老天呐,咱们以后不会都这么吃吧?”
“快来看这米,雪白雪白的,比我以前在贵人家吃过的还要好得多!”
前面几顿吃得蛮好的,但都是半流食和干粮类,哪有现在这么刺激?而且大多数人都觉得,估计就是一开始吃好一点,等往后应该就恢复正常了。
哪能天天这么吃啊?
但现在,摆放在她们面前的——一粒粒被磨去了粗糙表皮的大米显得晶莹剔透,润泽透亮,优秀的现代农业品控让米袋里连一颗灰尘都看不到;猪肉肥瘦相间,颜色一看就很新鲜,而且十来斤肉摆放在一起给人十足的视觉冲击力;鱼还在水盆里跳着,将水滴溅在了旁边翠绿的青菜叶子上。
这真的就是他们今天的伙食啊!
以后都这么吃吗?
不可置信、感激、喜悦的情绪激荡之下,几位年纪大的已经开始在心中大念阿弥陀佛,并打算要给路晓琪立个长生牌位。
系统虚无缥缈,从未露面,因此在她们心里,是路晓琪使用“神迹”显灵让她们来到这个世界。
来帮厨的宋五嫂笑着说:“这边米面高产,便宜,就算是再穷的人也都能吃得起精米精面。
小路说了,在员工食堂还没建起来之前,都是这样的标准,一个大荤,两个半荤,一个全素。
要干活,得要吃饱咯。
”
她要留在这儿培训厨娘们使用各种厨具尤其是电器相关。
年纪小的小孩儿欢呼雀跃起来:“肉!今天有肉吃了!”
向家村过得比其他农村要好,但偏偏这几年战乱,收入来源一落千丈。
他们这短短的一辈子,也就吃过那么屈指可数的几次肉而已。
阿狸虽然不说话,但已经把手指塞到嘴巴里吮吸了。
哈喇子从嘴角流了下来。
负责掌勺的杜芳悄悄抹去眼角的泪,露出笑容,爽朗道:“行,托路小姐的福,今天咱们大口吃肉!”
正在采买工具的路晓琪,忽然听到了系统的声音:
“恭喜玩家完成每周任务:安置向家村全体村民。
您的伍万元任务奖励已转入银行卡内,请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