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她想让美食也成为清河古……(2/3)
一股香气散了开来,是碳水遇到油脂之后散发出来的让人无法抵御的香气,撒上黑芝麻之后,香气更加浓郁。
陈婆婆利落地拿小铲刀将麻糍切成小份,装在了两个小碗里,又配上了长签子。
“好了。
”
苏隽利落拿手机扫了十块钱,提着两份煎麻糍落荒而逃。
路晓琪接过他递过来的麻糍,看到他脸上依旧还没消散下去的红晕,疑惑问:“现在的阳光还这么猛吗?”
这才几分钟啊,脸就晒红了?
不过,倒是秀色可餐,路晓琪在心里嘿嘿嘿嘿地笑。
下饭!感觉炒麻糍都可以多吃几口呢!
她真的多吃了几口,当然不是因为苏隽,而是因为这个炒麻糍真的很好吃啊!
路晓琪吃到后面甚至想要再去买一份,要知道她可是被大厨宋五嫂养刁了胃口的人,难怪那么多同事都在群里夸这个麻糍。
等等等等……她想到了什么。
苏隽看她后面一直放慢了动作嚼着,脸上神情还若有所思,一边又看着那边在忙活的陈婆婆,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了?不合口味?”
却没想到路晓琪忽地抬起头,声音兴奋:“苏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她眼神中闪耀着光芒,让苏隽为之一怔。
轻咳了一声,苏隽疑惑问:“什么怎么做?”
路晓琪欢快地举起手中的麻糍:“二号区的美食街呀!”
陈婆婆还在专心地做客人要的麻糍,却看到刚才的那个小伙子去而复返,步履匆匆。
“还要一份吗?”她问。
苏隽笑道:“不是,我来是想问您一句,想不想要参加我们美食街的内部竞选?如果通过的话,就可以获得一个美食街里的铺面。
”
陈婆婆的手顿了一下,都忘记了煎麻糍。
她不可置信地重复:“我?不行不行,我可没钱去租铺面。
”
她要是有钱的话早租了,开个店不比摆地摊强吗?可是她租不起。
再说了,清河古镇里的铺面,不用想都知道肯定会很贵,不是她可以肖想的。
但陈婆婆没想到那个年轻小伙子说:
“如果通过了竞选,在第一年,我们是不收租金的。
”
陈婆婆以为自己听错了,苏隽又笑着重复了一句:“您没听错,如果通过了竞选的话,那第一年的租金是免费的。
第二年如果您还想继续做下去,那再付租金,而且也会有优惠。
”
陈婆婆瞪大了眼睛:“你说的是真的?”
旁边正在等麻糍的应该也是在清河古镇做工的工人,笑了起来:“老板,这可是我们古镇的苏特助!他说了,肯定是真的。
”
“哎哟,哎哟……”陈婆婆激动得简直不知道怎么才好,转了一圈后这才想到自己还没回复,“去,那我肯定去!”
只是去参加个竞选而已,就算是没选上也不耽误啥。
当然要去!
她死活要塞给苏隽一份免费的煎麻糍,苏隽当然不收,赶紧走了。
剩下陈婆婆还留在外地,不敢置信的对还在等着的工人说:“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落到我头上了?”
工人挠挠头:“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是因为好吃吧。
”
陈婆婆乐开了花,看了看铁板上的煎麻糍:“哎哟,我刚太兴奋了,你这边上都有点儿焦了。
你要赶时间,这份就不收你钱了,你要不赶时间,我就给你重新再煎一份。
”
工人乐呵呵地选了后者。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一直来光顾陈婆婆的摊子,味道好吃、卫生干净,而且老板人好。
……
“咱们得要在全市范围内,甚至包括周边几个邻市去考察那些有地方特色的,好吃的小摊子。
”路晓琪对陈盈盈等主管说,尤其是招商主管,总结了一下,“好吃、老板不邋遢爱干净,而且还要有特色。
”
她不要那些每个城市的夜市以及步行街都有的千篇一律的烤淀粉肠、炸串、烧烤之类的东西。
嗯,臭豆腐如果做得好的话可以要,因为她自己爱吃。
他们在讨论的是清河古镇二号区的招商。
这也是最近大家最为之而烦恼的问题——
清河古镇首期对外开放的场地是一号区、二号区和五号区,这三个区域正好连在了一起。
现在的整体构思是借鉴隋唐时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以及北宋汴梁城的清明上河图之景,将这一整片区域打造为古色古香的坊市。
游客们可以在这一片赏景、游玩。
一号区自然不必说,作为镇子里最高建筑也极具观赏的的清河楼和旁边的全息虚拟体验馆都是重点。
游客服务中心、乘船码头也在一号区,而且一号区的中心广场与主街很适合做各种民俗类的游行以及节假日活动。
一号区右边的五号区是工坊集散地,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各种手工艺和传统非遗技艺。
一号区左边的二号区,主打休闲娱乐。
重点建筑是已经快要完成升级改造的戏楼,宋五嫂的仿宋制大酒楼,以及张仲景的观脉堂。
与此同时还有酒肆、茶楼以及各种食铺。
五号区和二号区都已经开始招商。
清河古镇的招商与其他景区不同,比如五号区做成工坊集散地,那么他们要找的就是各种手艺人。
因为之前清河古镇上了国家电视台新闻的关系,还有叶世安的推荐,路晓琪与国家非遗管理中心搭上了线,对方介绍了不少的手艺人给她,已经落实了一些。
当然了,重头戏当然还是路晓琪自己召唤来的手艺人。
她这几个月又抽了七次卡,好运已经不再,一次都没有抽到SSR,甚至连SR都少,大多数都是R卡。
但是,这些R卡人物所掌握的技能都很丰富,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有很会做各种灯和灯笼的黄匠人;有专门打造首饰头面的金银匠一家;有会各种乐器和舞蹈的教坊乐伎们;有以针灸而闻名的太医;有擅长口技的杂耍艺人;有擅长宋锦织造的纺织娘子;一个在军械监干活的手艺人……
而唯一的一个SR,便是教坊乐伎中领头的大家公孙瑾,也就是杜甫的诗“一剑舞器动四方”的主人公,公孙大娘。
如果不是正史没有提及,路晓琪觉得她完全可以算得上是SSR。
公孙大娘已经带着乐伎们投入到了歌舞剧的排练之中。
五号区不怎么让他们操心,反倒是二号区的餐饮主题,大家对于如何营造其中的美食氛围有些不同的意见。
陈盈盈认为,应该和宋五嫂的酒楼一样走餐厅路线,甚至可以引进一些连锁品牌。
而招商经理认为,最好是以小吃和更有性价比的简餐为主,连锁品牌什么的完全可以等到后期再来考虑,或者是等人手充足后公司再多开几家餐厅。
路晓琪想到自己曾经去过的那些景区,不说百分百,最起码百分之九十多都很坑。
贵不说,还难吃,而且极大可能是预制菜。
主打一个“反正来都来了,你看着办吧”的风格。
她不想这样。
她想让美食也成为清河古镇的特色之一。
系统说这座古镇的主旨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那美食也算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啊!凭什么不带它玩?
最后,大家一顿激情讨论,决定再引进一家品牌连锁餐厅,一家品牌小吃,然后两家连锁奶茶,剩下的就按照路晓琪说的,找市内的和其他地方的各种好口碑小吃店主小吃摊主来开店,最好是有特色的非遗。
第一年可以免费,鼓励他们来开,第二年再收费或者直接谈分成。
到时候如果古镇运营情况好、人流量大的话,这些人自然也舍不得走。
陈盈盈:“关键是怎么找人。
”
招商经理:“只能发动群众的力量了。
”
路晓琪沉吟一下也赞同这个提议,“这样,每个人都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或者是在网上开贴询问大家心目中的宝藏小吃摊,然后统计一下名单,再逐一邀请他们来做一个试吃竞选。
”
就像是招标会一样,评选出所有人最喜爱的十家或者二十家。
招商经理:“如果选二十家,那就最起码得邀约到三十家甚至是四十家来参与。
”
他有些为难:“那些人不一定能愿意来,尤其是外地的。
人家做得好好的,摆摊也算是个无本生意,忽然要换地方,恐怕……说服他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苏隽面无表情:“如何说服他们就是你要做的事情了。
”
“慢慢来吧,辛苦你们了。
”路晓琪微笑,“等结束后,请大家吃顿好的,奖金也不用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