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开业(完)(1/3)
路晓琪是看过演出彩排的,她其实觉得这个地方做歌舞的演出会有些吃亏。
这个戏院本身的特性更适合戏曲、歌剧、话剧、音乐剧这样的形式,可以放大演出者的情感,让观众更加沉浸其中,但是对舞蹈的加成却相对较弱。
有孙导,有李龟年三兄弟以及公孙瑾等一众穿越过来的乐师,这场节目依然称得上一句精彩绝伦,可以说秒杀大多数景区的演出。
但是,比较起她看过的朱帘秀在小剧场里演的《窦娥冤》《西厢记》这样以唱和演为主的剧目,少了那么一点点来自于灵魂上的共鸣。
到时候可以看看将朱帘秀的演出也搬上大舞台,或者是再创作一些剧目,引进一些戏曲类的演出,不然这么大的演出厅放在这儿,每周只用三四次也是浪费。
而且,还能额外收费。
古老的埙声响起,古朴、深沉,像穿越千年的风,掠过沉睡的秦川大地。
坐在演出厅的观众都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田凡的鼻子尤其敏感,他感觉自己似乎闻到了一些些泥土的腥涩,还有……他努力在脑海里搜寻这种有点印象的气息……是了,是自己在博物馆里观看青铜器时的那种感觉,带着金属的冷冽感。
这场名为《千年风华》的舞台演出拉开了序幕。
李龟年立于高台,将手中的埙往外一抛,执起巨大的鼓槌裹挟着千钧之力,重重朝鼍鼓鼓面砸下。
“咚”地一声巨响。
李彭年带领的舞者们如同肃立的秦俑,抽出手中青铜剑,随着鼓声起舞。
灯光紧紧追随着他们,他们是力量的化身,让剑舞充满了战阵的杀伐而抛却了柔美。
每一次顿挫,地面都在起伏,山峦在升起。
他们的每一次落足,都精准地踩在凸起的山峦之巅,身体随着地形的起伏而调整重心,却丝毫不乱阵型。
“是长城……”田凡激动地喊了一声。
从舞台上升起来的是长城。
他下意识歉意地看向了周围,不过发现人们根本都没注意到他,甚至还能听到同样在喊“长城!”的声音。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低沉而有力的吟唱声在整个空间里回荡,剑舞的动作加快了,迅猛如豹,凶悍如虎,让人直观感受到了横扫六合的秦军的气势与勇猛。
长城缓缓落下,玄甲武士们退场。
巨大的竹简向两边卷开,逐渐升起。
舞台上似乎有河流淌过,可以听到水流潺潺的声音,一丛一丛的芦苇随风摆荡,将这一幕风景点缀得更加浪漫与诗意。
这次连鼻子不怎么敏感的秦月都闻到了,她使劲吸了吸:“好像是草木的气味……”
像是春天来临的时候,山林与野外的气息。
李暖:“我也闻到了。
”
秦月:“我去,这居然是个4D的体验演出。
”
李暖想起自己曾经体验过的4D电影,颇有些惊惧看了看自己的座椅:“它不会忽然动起来吧?”
上次可把她给晃惨了。
秦月哈哈笑了一声,然后好奇:“你说这些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包厢里,任志娇也在问这个问题:“这水是真的啊?不会漏下去吗?”
路晓琪眨了眨眼:“不会,有特殊装置。
”
至于怎么个特殊法,她也不知道,但她可以胡诌。
林教授也对舞台效果很惊艳,对孙导大加赞赏:“这芦苇看上去就和真的一样。
以前我看过的演出,舞台都搞得很抽象,可没现在这么好看。
”
孙导:“前面那些是真的,后面其实是电子屏幕投影上去的。
”
连在一起看就有天地茫茫,芦苇飘雪的效果,的确是美。
林教授和任志娇都对他伸出了大拇指:“不愧是从帝都过来的导演,这审美就是不一样。
”
孙导有些尴尬,舞美其实是路老板找人来弄的,他只起到了一个过审的作用。
不过,他可不会挑明,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路晓琪在旁边偷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李鹤年在幕后吟唱着先秦的这首诗,他的声音很是空灵,带着悠远,如流水淙淙。
手持芦苇的舞姬们赤着双足,轻盈地踏入浅浅的溪流中。
她们的身体重心仿佛没有重量,足尖轻点水面,身体随之旋转、伸展,仿佛真的是在水面飘行。
公孙瑾领舞,既可以跳剑舞,也可以跳这么柔美的舞蹈。
如果说刚刚的男子剑舞是展现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威势,那么现在的“蒹葭”便是将先秦文化里浪漫的一面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田凡忽然就明白了《千年风华》这个题目的含义。
或许接下来还有汉、有唐……
果不其然,在秦朝的片段结束之后,大气开阖的汉唐气象与灿烂巅峰的宋明风骨依次上演。
舞蹈、杂技结合诗词歌赋,每一幕都精彩异常。
舞台数次变幻背景,只是一个黑灯的瞬间便已经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简直像是换了一个空间。
丝绸之路、万国来朝、汴京梦华、郑和下西洋……这些宏伟篇章都被一一演绎。
演绎到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时,舞台上沙丘起伏,让人看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演绎到郑和下西洋时,半环形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过道直接成为了河道,船只在上面缓缓穿行。
配合声光电,这是一出视觉的盛宴。
所有人即便是才几岁的小孩子都看得津津有味,异常的投入。
到了最后谢幕的部分,所有的演职人员依次上来致谢,孙导也下去接受了观众们如潮水一般轰鸣的掌声,享受自己的荣耀。
李龟年是个爱玩的,号召所有人将孙导抬了起来,往天上抛了一次,孙导下来后衣服都歪了,看得路晓琪忍俊不禁。
李龟年是后加入的,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孙导对他是很有意见的。
“这个年轻人,主意太多了,一会儿一个样,可不好管。
”孙导对路晓琪这样抱怨过,“关键是团里那些人还都听他的。
”
他这几天很恼火。
路晓琪沉默了一下,那可不,人家要是没那么多想法也不会成为被全民热捧的音乐天才了。
而且,像公孙瑾和教坊司过来的那些乐师,以前本来就是他的下属,当然会听他的。
她委婉说:“要不,您就试着听听他的主意?说不定真的能行呢?”
孙导一开始很不满,他觉得李龟年——他在现代用的名字是李桂年——肯定是个关系户,不然老板不会那么袒护他。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是个天才。
他的华夏古典音乐的素养极高,但对现代西方音乐艺术似乎一窍不通,一开始连钢琴好像都没弹过,但仅仅是过了几天,他便能看着五线谱像模像样地弹上一段简单的曲子了。
孙导也是个爱才之人,想起路晓琪的话,便索性真的让他试试。
没想到,李龟年在调整了几个片段,然后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之后,出来的效果还真不错。
孙导也服气了,居然还是个有点本事的关系户!他思忖权衡了一下,觉得这样的人值得结交,索性便把其中的汉唐篇都交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