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病势凶险,但也并非毫……(2/3)
的沙沙声。
她刚坐下没多久,钱博江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笔记本,似乎也是来查资料的。
“张瑛,早。
”钱博江主动打招呼。
钱博江之前只算是编外人员,后来张仲景索性给他在观脉堂谋了个职位,如今钱博江是观脉堂里正儿八经的实习中医师,倒是把家里的中医馆给甩到一边去了。
他和张瑛认识得最早,两人关系也很好。
张瑛想想也是觉得神奇,若是在以前,她与钱博江走得这么近,恐怕便要招来无数舆论,不议亲不能收场。
但现在两人之间的相处却是极坦然的。
她在早期的时候稍微有些不适应,但现在已然十分自如了。
“钱师兄,早。
”张瑛抬起头,正好看到一个昨晚思考的难点,便顺势问道,“钱师兄,我正好有个问题想请教。
你看,就是这个‘烧山火’与‘透天凉’的复式针刺手法……”
钱博江从小就学中医,理论基础相当扎实。
他认真思考了一下,结合自己观察高公明施针和现代神经反射的一些知识,尽量用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自己的理解。
张瑛听得连连点头,觉得颇有启发。
讨论完学术问题,钱博江一边整理着手中的资料,一边随口问道:“张师妹,看你来得这么早,今天安排挺满吧?”
“嗯,”张瑛合上医书,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使命感,“待会儿要陪师父去安平县人民医院,还是去给康复科的病人们做针灸复健。
”
高公明如今的忙碌程度不下于张仲景。
他在安平县人民医院康复科闯出了偌大的名气,就连隔壁市都有人专程过来求医。
这些人大多都是因为车祸或者其他而导致瘫痪的,看到一丝丝希望都要抓住。
如今高公明每周去医院坐两天诊,剩下时间就是在观脉堂。
他和张仲景以及观脉堂其他大夫一样,每周只休息一天。
钱博江闻言,眼中流露出关切和好奇:“是之前一直在治疗的那几位吗?我记得有一个偏瘫的年轻人好像很严重,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提到那位,张瑛的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带着医者看到希望时的欣慰:“他恢复得还不错!现在他已经可以扶着支架站起来十几分钟了,还能走两步。
”
这是她除了陈李芳之外接触得最早的一位病人,复健了一年多之后终于看到了曙光,自然为他高兴。
钱博江听着,脸上不禁流露出由衷的羡慕:“真好,能看到病人一点点好转,这种成就感,大概就是我们学医最大的动力了。
”
“你好好学,”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失落,“能正式拜在高老师门下,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
“嗯嗯,我会的。
”张瑛认真的点头。
她能理解钱博江的心情,想了想之后安慰他:“钱师兄,张老师虽然没让你正式拜师,但其实心里就是把你当徒弟看的。
他让你跟在身边,查阅他的笔记,参与疑难病例的讨论,解答你所有问题,这不就是在把你当徒弟一样教导吗?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
钱博江笑道:“你放心吧,我知道的。
”
只是他有些困惑罢了。
明明张神医对他从未藏私,要求甚至比其他实习医生更为严格,这两年多他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水准蹭蹭蹭地往上涨,对一些经方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许多所谓的“名医”。
但是,张老师却从来不提收他为徒的事情。
哎,他也想像张瑛一样,光明正大叫一句“师父”啊!
钱博江生性豁达,失落也不过就一秒就立刻释然了:“你说得对,张师妹。
是我着相了。
”
能跟在张老师身边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张瑛微微一笑。
她其实知道张神医为什么不收钱博江为徒,但这个原因却不能告诉他,只能安慰安慰他了。
两人学习了一会儿医书,然后其余人才陆陆续续来上班。
观脉堂的号如今和VR体验馆、宋嫂鱼馆、花萼相辉楼夜宴这三处并列为“清河古镇四大排队王”。
想要挂上张仲景、高公明、宋大夫的号需要定好时钟抢,因此观脉堂不缺病人,每一天都排得满满的,大家也都极为忙碌。
这天,下午六点出诊完,大家陆陆续续收拾东西准备去食堂吃饭或回家休息的时候,张仲景忽然收到了一个来自于省城的电话。
他微微蹙眉,这个时间点……
他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焦急却极力保持礼貌的中年男声:“请问是清河古镇观脉堂的张仲景张老先生吗?冒昧打扰,万分抱歉!我是省城XX办公室的……”
钱博江正好在他身边,有些好奇看着张仲景的神色一下子变得严肃了起来。
“好的,我知道了,我会即刻动身。
”张仲景说完后挂了电话。
还不待钱博江问,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这次是省城中医院的李老,也是当时推荐张仲景成为“名医”的那位权威老中医,他的声音洪亮:“老张啊,省政府给你来电话了没有……对对,昨天起病的,很急,我让他们赶紧来找你……”
钱博江听了一耳朵大概明白了过来,估计是省城有什么人物突发疾病,需要张仲景去会诊。
挂断电话,他立刻对正准备离开的钱博江道:“博江,立刻去准备我的药箱,还有库存的那几味救急的药材一并带上。
你随我同去省城。
”
钱博江先是一愣,随即看到张仲景凝重的神色,立刻意识到事情紧急重大,立刻应了一声“知道了,张老师!”
他转身便快步去准备。
张仲景又给路晓琪打了个电话,简单说明情况。
原来是省城有一位专家,一个保密项目的负责人,为国家做出过卓越贡献,近日突发急症,情况危急,目前正在省军区医院,但西医治疗效果不显,几位专家会诊后也感到棘手。
李老强力推荐了张仲景,只是病人身体状况极不稳定,根本无法移动,万般无奈,省城办公室只能恳请张仲景辛苦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