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来!”
“就是,这洪水要是来一礼拜,那可不得了。
”
小战士嘿嘿一笑,埋头苦吃起来。
周围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沉闷的气氛活跃了不少。
刚吃完饭,还没喘口气,又见志愿者提着几个巨大的保温桶过来了,“各位同志,这是观脉堂张老先生特意嘱咐熬制的辟秽防疫汤,驱寒祛湿,预防时疫,大家都喝一碗吧!”
一些从外地赶来支援的年轻战士看着那深褐色的药汁,闻到那股浓郁的药味,脸上露出了难色。
一个小战士小声嘀咕:“这……看着就苦,刚吃完饭,能不喝吗?”
他旁边一位本地消防队的老兵一听,眼睛一亮,赶紧上前接过一碗:“嘿!观脉堂熬的?这可是好东西,张神医的方子,平时想喝都喝不上。
”
他说着,毫不犹豫地“咕咚咕咚”几口就喝了下去,虽然也被苦得皱了皱眉,却一脸心满意足。
其他本地或听说过观脉堂大名的战士们也纷纷上前,生怕晚了就没了。
那嘀咕的小战士看着这抢药的场面,有点懵,拉住那位老兵:“班长,这药,真这么好?”
老兵抹了把嘴,一脸“你这就不懂了吧”的表情:“这可不是普通的药,这是张神医开的药,知道吗?”
那可是张神医!
“他老人家亲自开的方子。
咱们这整天泡在冷水里,最怕寒气入体落下病根,这碗药下去,比啥都强!信我的,赶紧喝,错过这村没这店了!”
小战士将信将疑,但看着周围战友们都喝了,也鼓起勇气端起一碗,闭着眼灌了下去。
一股暖流顺着喉咙下去,虽然味道确实苦涩,但片刻后,身上竟真的感觉暖和舒坦了不少。
“好像……是有点用?”他咂咂嘴,回味着那奇特的药香,对那素未谋面的张神医和这座古镇,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好奇与敬意。
嘿嘿嘿,也不知道其他点怎么样?但他们这个任务点,还是很不错的嘛。
……
长江流域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如此持续且大范围的强降雨,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新闻频道24小时滚动播报灾情,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现场视频——汹涌的洪水漫过街道、救援人员驾驶冲锋舟转移群众、子弟兵们浑身泥浆在堤坝上奋战……
每一帧画面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大家也格外关注清河古镇,毕竟它这两年在互联网上十分受关注,俨然景区顶流。
【好可惜啊,古镇的水那么漂亮,希望不会被这场洪水毁掉。
】
【听说古镇受灾不严重,放心吧。
】
【为清河古镇祈福。
上次带着家人过去,受到了很好的接待,享受了一段堪称完美的度假时光。
希望它能安然度过这次天灾。
】
很多去过或者没去过的网友们都在为清河古镇祈祷。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清河古镇变成了安置点的新闻。
还有官方的媒体记者深入到了一线,在清河古镇的安置点进行直播采访的视频。
镜头扫过整洁有序的临时住所、充足物资的储备点,宽敞明亮,让观看直播的网友直呼“这安置条件真的很不错哎”。
关键是,记者还去了后厨走访,拍到了正,而且宋五嫂和膳祖还分别作为两个地方的后厨掌勺人接受了采访,记者顺便介绍了一下两人过去的丰功伟绩。
无论是宋嫂鱼馆还是花萼相辉楼,如今在餐饮界都是赫赫有名的。
但现在这样的大厨,却都在兢兢业业地做着简餐,提供给避难百姓和抢险救灾的一线人员。
这自然在网络上收获了一大波的赞美和延伸而来的讨论:
【没想到宋嫂鱼馆和花萼相辉楼的主厨居然都是女人哎,这么牛的吗?】
【楼上,不单单是这两家哦,还有清净素食的主厨也是女性。
她们三个被戏称为清河古镇的女厨神天团。
】
【清河古镇可以啊,真的请出了大厨来支援一线。
】
【对,而且你看他们后厨的饭菜,用料都很扎实,一看就是真金白银花了钱的。
】
【安平县人飘过,听说这是清河古镇主动请缨哦,没收钱的。
反正我打算等这次洪灾过了就去办年卡,爱路老板一辈子。
】
【你看安置点的那些细节就知道了,这是真的用了心做事。
】
记者采访宋五嫂时,她正将一大锅红烧肉出锅,对着镜头朴实地说:“就想让娃们吃口热乎的,吃顿好的,他们太辛苦了。
”而膳祖则一边翻炒着大锅里的菜,一边认真回答:“食材可能不如平时精细,但味道和营养绝不能打折。
”
这番采访画面流传开来后,网络画风渐渐变得有些不对劲:
【那个……弱弱地问,现在报名去清河古镇避难还来得及吗?】
【我承认我酸了!我昨天点的外卖都没这卖相好!】
【楼上的,你不是一个人!想想那是宋大厨亲手做的红烧肉,李大厨炒的菜……妈呀,我居然在羡慕受灾群众?!】
【清醒点朋友们,这是天灾现场!但……不得不说,清河古镇这后勤真是顶到天花板了!】
【看着那些抢险的战士和安置的百姓能吃上这样的饭菜,我突然就放心了……】
甚至有一些美食博主和资深老饕在群里、在论坛上哀嚎:
【早知道当初水患预警的时候,我就该买张票去清河古镇,说不定也能蹭到几位大神亲手做的大锅饭。
】
【不多说了,兄弟们,收拾包裹准备去安平县做志愿者了。
】
但是,当所有人真正看到洪峰过境的场景时,所有的玩梗和打趣都消失了。
通过高空无人机拍摄的镜头,以及前线记者在安全距离外冒着危险传回的画面,人们看到了什么是大自然真正的怒吼。
那些原本还在加固堤坝、严阵以待的抢险人员,早在洪峰真正抵达的前一刻,也不得不遵循命令迅速后撤到了清河古镇里。
“快撤,快撤——!”
河水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河道,肆意漫溢,吞噬着两岸的农田、道路和低矮的房屋。
水面宽阔得望不到边,浑浊的激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下游奔腾,速度之快,仿佛要将前方的一切都彻底冲垮。
先前那些关于避难所美食的轻松调侃,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和不合时宜。
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的恐惧和对受灾同胞的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