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3)
陈家倒台,裕王被丢回老家给祖宗守陵,又一个皇子倒在夺嫡路上。
朝臣们私下里都在揣摩圣意:难道陛下嫌弃年长的几位皇子资质太差,准备挑个年纪小的从头栽培?
可是下面的四五六七皇子,也没看出有哪个格外天赋出众啊。
八皇子就更别提了,那还是个奶娃娃呢。
有老臣联名上奏,恳请陛下早立国本,以安民心。
庆熙帝通通不予理会,只是在大朝会上宣布恢复卫攸宁大将军之职,择卫氏子弟中武艺高强,精通兵法者编入各军担任要职,全盘接手了陈家倒台后空出来的军事资源。
同时以皇家名义在京郊为卫皇后修建玄女宫,追封其为静慈仙师,一应工程安排交由同安公主全权负责。
卫家在十六年后以强势姿态重回朝堂,卫攸宁更是接连数日被庆熙帝留宿宫中,彻夜畅谈。
卫家深蒙圣恩,更胜从前。
同时有嗅觉敏锐的臣子发现,同安公主上朝听政的频率也比从前高出许多。
……
玄女宫选址在城南郊外,同安公主动作很快,庆熙帝前脚刚一下旨,这边就已经画好图纸,准备采买木料石材开工了。
住在城南和近郊的百姓们最先收到风声,抢着去报名做工,更有脑子活络的小贩在沿途摆起了小摊,卖吃食茶水的,卖自家手工活的,看相算命的,很快就自发形成了一处小市集。
这日沈令月和燕宜随着同安公主的车驾一起出城,去查看玄女宫的修建进度。
“好热闹啊。
”沈令月掀开车帘向外看,往来的百姓挑着担子挎着篮子络绎不绝,远处是已经初具雏形的道观宫宇,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同安公主这趟是微服出行,不欲声张,三人提前在路边下了车,不紧不慢往里走。
燕宜在路边一处卖木雕的小摊前停了下来,拿起一个巴掌大的人偶,问摊主:“你这雕的是什么像?”
小摊见她们穿戴不菲,以为来了大客户,卖力推销起来,“夫人,这便是咱们静慈仙师皇后玄女娘娘的神像啊!等那边的玄女宫建起来,里面供的神像和我这个就是一模一样的。
您现在请一尊回家,一定能保佑您阖家安康,母子平安!”
燕宜被他伶俐的嘴皮子逗笑了,再看手中的木雕人偶,虽然雕工简陋,用的木料也一般,但确实是她们当初拜托沈明达雕刻的玄女娘娘形象。
同安公主走过来,从荷包里摸出一块碎银递给小贩,“我们买了。
”
小贩大喜过望,又是一连串吉祥话,“……玄女娘娘保佑您!”
她笑着对燕宜说:“这些人倒是机灵,一定是在玄女宫门前看到我让人挂的神像了。
”
燕宜向远处望过去,恰好看到一名妇人买了小木雕后,就地跪在路边虔诚求拜的。
这时又有路过百姓上来询问,小贩眉飞色舞地解说起来,“……卫皇后是玄女娘娘下凡,卫家更是赫赫有名,保家卫国的战将,这不都是保佑咱们老百姓平平安安的?你信我的,买一个回去准没错!”
燕宜微微一笑,收回视线,对同安公主颔首:“殿下这一招甚妙。
”
玄女宫竣工至少还要半年,但借助市井百姓之口,却能更早更快地将其神祗之名传扬开来,为卫家,也是为同安公主造势。
同安公主轻咳一声,似是有些难为情地摸了下鼻子。
“你们不怪我将玄女娘娘与母后强行绑定就好。
”
沈令月手上把玩着小木雕,随口道:“这有什么关系,本来就是我和燕燕随口编出来的,只要能帮到更多人,我想玄女娘娘也不会在意的。
”
起初她们只是想给自己“装神弄鬼”找一个媒介,煞有介事地编造了一位玄女娘娘出来。
可是后来随着燕燕的那个神奇金手指似乎有了化形之力,仿佛冥冥中祂也认可了这一形象。
佛经里说观音菩萨还有三十三种法身呢,卫皇后怎么就不能是玄女娘娘的一重化身?
“再说了,以后拜玄女娘娘的人越多,对燕燕的好处也越大嘛。
”
沈令月冲燕宜挤了挤眼睛,笑眯眯道:“就当我们蹭了玄女娘娘的功德好了。
”
燕宜也宽慰同安公主:“殿下无需担忧,我们做这个决定前不是也掷过杯筊了吗?”
连掷三次都是圣杯,就是神明也同意了的意思。
说话间,她们来到工地前,沈令月眼尖,冲着对面挥了挥手,“二嫂!”
邵敏箐正和几个管事交代任务,扭头一看,连忙快步走了过来,先向同安公主行了一礼。
“殿下,下一批木料将在后日送达,我已经安排邵家最有经验的老工匠负责清点检查,保证用料足实,每一根木头都完好无损。
”
同安公主点头,笑着赞了一句:“邵大姑娘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
”
邵敏箐起身,看沈令月的眼神多了几分感激。
要不是她阴差阳错和沈明达相识相许,又怎么会认识沈令月,又被她介绍给同安公主。
如今修建玄女宫所需的木料都从邵家采买,不光能大赚一笔,还能顺理成章搭上公主府这艘大船。
同安公主还答应她,等玄女宫竣工以后,便派人去顺天府知会一声,将她们一家三口从邵家族谱分出来单开一宗,从此和那些恼人的亲戚再无干系。
有这么一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邵敏箐做起事来越发卖力,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城南这边当起了监工,亲力亲为,不敢不尽心。
沈令月左右张望,问了句:“我二哥呢,他今日也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