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曲率港口与星系标准博弈(3/3)
术,奖励:红警系统终极权限】。
沙特代表立刻计算开发价值:"按当前能量波动强度,这座遗迹的能源产出相当于3个戴森球第一阶段。
"
当联盟代表们争论是否继续探索遗迹时,林峰已经启动了"星际方舟计划"的下一阶段。
3000艘工程舰从戴森球出发,带着曲率港口的组件驶向银河系各个角落。
他想起艾娃临别时的警告:"织网者只是开胃菜,真正的挑战在遗迹里面。
"系统面板上,文明等级的进度条停留在0.99级,距离1.0级只差最后一步——而那一步,或许就藏在史前文明的基建蓝图里。
此刻,α-17行星遗迹的能量波动突然与曲率港口形成共振,九章三号量子计算机的频谱分析显示,这竟是人类早已掌握的"戴森球能量传输协议"的原始版本。
这一发现让整个控制中心陷入短暂的混乱,俄罗斯工程师安德烈率先打破沉默:“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正在复现某个古老文明的基建路径,他们的技术树或许与我们存在同源性。
”他调出遗迹能量波形的三维模型,与戴森球能量矩阵进行叠加对比,相似度高达92.7%。
沙特能源大臣的关注点则更为现实,他敲击着全息屏幕上的资源储备表:“如果遗迹能源产出真能达到3个戴森球的水平,我们的氦-3运输航线可以缩减60%。
”但欧盟代表立刻提出异议:“在未确认遗迹稳定性前,大规模开发可能引发空间坍缩。
”
林峰调出九章三号的模拟数据,画面显示遗迹内部存在12层能量护盾,每层护盾的频率都与人类掌握的曲率技术关键节点吻合。
“这不是巧合。
”他指着护盾衰减周期与戴森球能量波动的相位关系,“史前文明可能在故意引导我们发现这些联系。
”
当3000艘工程舰抵达预定坐标时,新的危机已经浮现。
织网者的主力舰队正从船底座方向逼近,其能量特征与之前被摧毁的侦察舰完全一致,但规模扩大了10倍。
艾娃通过量子纠缠传送来紧急数据:“他们的黑洞引擎完成了升级,现在能扭曲局部时空。
”
联盟紧急启动“蜂群防御协议”,工程舰群迅速重组为三维立体阵列。
每艘舰体展开的曲率护盾与其他舰体形成共振,在银河系中织就一张闪烁的能量网。
俄罗斯提供的液氦冷却系统在此刻发挥关键作用,超导线圈在-196℃下将护盾强度提升了35%。
第一波攻击来自织网者的引力弹,这些直径3公里的暗物质球体在接触防御网时引发剧烈空间震荡。
九章三号的实时计算显示,护盾能量消耗速度比预期快40%,但纳米机器人晶格修复技术以每秒300万次的速度填补着能量缺口。
“启动遗迹协议!”林峰的命令通过量子通信传至所有舰体。
3000艘工程舰同时向α-17行星发射牵引光束,遗迹表面的六边形结构开始加速旋转,释放出与戴森球同频的能量脉冲。
当两股能量在太空中交汇时,形成了一个直径50光年的曲率漩涡。
织网者舰队被卷入漩涡中心,其黑洞引擎在强曲率场中失控暴走。
系统提示音在控制中心响起:【成功偏转97%的攻击能量,防御阵列剩余能量42%】。
但艾娃的警报随之而来:“漩涡正在吸收周边星云物质,可能引发超新星爆发。
”
此刻,林峰的视网膜上弹出终极任务的第二阶段提示:【在漩涡坍缩前完成技术融合,奖励:空间锚定技术完整版】。
他看着全息沙盘上不断收缩的曲率边界,突然意识到史前文明留下的或许不是蓝图,而是一个等待被激活的“文明跃迁开关”。
喜欢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请大家收藏:()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