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聚宝盆变(1/3)
尝闻古语有云:“积善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昔有张翁者,偶救蝼蚁于沟壑,后舟行遇风涛,群蚁衔泥聚岸,竟成堤坝救其命。
看官,你道这微末善行,上天岂无厚报?今日单表一段金陵异事,正应了那“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老话,权作警世洪钟。
第一回落魄客荒山遇仙吝啬贾秘室得宝
话说大明成化年间,金陵地面有一商贾,姓贾,名廉,表字子虚。
此人生得面团团如富家翁,心窍里却似九曲黄河,专一重利盘剥,锱铢必较。
这一岁,他押运一批苏杭绸缎,踌躇满志欲往北地贩售。
行至皖南黟山深处,但见层峦叠嶂,云缠雾绕。
正行间,忽闻密林深处一声悲鸣,凄厉刺骨。
贾子虚心中一动,仗着几分胆气,拨开荆棘循声探去。
只见一头通体雪白、顶心殷红的麋鹿,后腿被精铁兽夹死死咬住,鲜血淋漓,哀鸣之声令人心碎。
那鹿见人来,一双清亮大眼竟滚下泪珠,直直望向贾子虚。
贾子虚本待转身,脑中却蓦地闪过幼时老父所言:“禽兽虽哑,灵性有时胜人,遇其急难,不可不救。
”踌躇片刻,终是叹口气,寻来粗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撬开兽夹。
白鹿脱困,竟不即走,屈下前蹄朝贾子虚点了三下头,方才隐入苍茫林海。
当夜宿于山野,贾子虚因白日耗费气力,倒头便沉沉睡去。
梦中忽见一位老者,白发如霜,鹤氅飘飘,立于云霞之上,声若洪钟:“贾生,念汝一念之仁,救吾座下灵兽,特赐汝一物。
”言毕,袖中飞出一黄铜旧盆,稳稳落于贾子虚身前。
那盆形制古朴,外壁浮雕云水纹,盆底却幽暗无光,似深潭古井。
老者面容转为肃穆:“此乃聚宝之盆,然天道忌盈,切记:唯尔亲手血汗所获之资投入其中,方能倍之、十之、百之!若以不义之财或巧取豪夺之物相试……”话未说完,云雾翻腾,老者身影倏忽不见。
贾子虚猛然惊醒,揉眼四顾,残月尚挂松梢,清冷山风穿破庙而过。
正疑是南柯一梦,忽觉怀中沉甸甸、凉浸浸,低头一看,赫然正是梦中那只黄铜盆!他心头狂跳,如擂战鼓,慌忙藏入行囊深处。
归家后,紧闭门户,挑灯细观此盆。
踌躇半宿,终是取出一枚沾满汗渍、平日串在贴身汗巾上的洪武通宝——那是他初为学徒时所得第一文酬劳,确系血汗钱无疑。
屏息凝神,将铜钱投入盆中。
只听盆底一阵细微如蚕食桑叶的窸窣声,俄顷,竟有铜钱如清泉自盆底汩汩涌出,片刻便堆成一座小山!贾子虚喜得手足发颤,又试以碎银,结果亦然。
自此,他深藏宝盆,假托经营有术,不出三载,顿成金陵首富,广厦连云,仆从如蚁。
正是:
血汗铜钱启灵机,黄白涌出似泉飞。
广厦连云夸豪富,谁见盆底隐玄微?
第二回守拙翁古庙锄蛇衔恩鹤琼瓶凝露
贾府朱门日日开,宴宾客,斗奢华。
忽一日,门吏来报,言有故人石守拙求见。
这石守拙乃是贾子虚少时同窗兼乡邻,为人耿介,只知埋头躬耕,不善钻营,家道日渐困窘,又逢连年旱蝗,无奈只得携妻小投奔金陵。
贾子虚闻报,眉头紧锁,忆及旧日石守拙常笑他锱铢必较,心中便老大不快。
勉强踱至前厅,见石守拙一身粗布短褐,满面风尘,身后妻儿鹑衣百结,瑟缩不安。
贾子虚虚应几句,便唤管家:“且引石兄去偏院耳房暂歇,吩咐厨下,今日客多,另备些清粥小菜送去便是。
”石守拙闻言,如冷水浇头,已知主人嫌厌,强忍辛酸,携家眷默默随管家去了那蛛网尘封的破败小屋。
是夜,石守拙辗转难眠,见妻儿蜷缩草荐之上,腹中饥鸣如鼓,心中愧痛难当。
长叹一声,披衣起身,悄然离了贾府,欲寻城外破庙暂栖,免遭白眼。
行至城南荒郊,乌云蔽月,寒风刺骨。
寻得一座断壁残垣的古庙,刚刚推门,腥风扑面!借着破窗透入的微光,赫然见殿中梁柱上,一条碗口粗的赤鳞巨蟒,正死死缠住一只丹顶白鹤,鹤颈已被勒得扭曲,哀鸣凄绝!石守拙虽惧,然一股血勇冲顶,瞥见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