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殿惊魂(1/3)
政和五年春,东京汴梁。
细雨如丝,缠绕着宫殿的飞檐斗拱,将琉璃瓦洗得晶莹剔透。
垂拱殿内,沉香袅袅,帐幔低垂,数十人屏息静立,目光都聚焦在龙榻之上。
赵启只觉得头痛欲裂,耳边是淅淅沥沥的雨声和压抑的啜泣。
他费力地睁开眼,朦胧中看到雕龙画凤的穹顶,丝质的帐幔,还有一群穿着古装的人围在床边。
“陛下!陛下醒了!”一个尖细的声音惊喜地叫道。
陛下?赵启心中茫然。
他最后的记忆是实验室里刺眼的闪光和仪器爆炸的巨响。
他是赵启,开封本地人,工科博士,正在做一个能源实验……
一阵剧痛袭来,无数画面如潮水般涌入脑海——挥毫泼墨、祭祀大典、奇石花木、歌舞升平……还有一个名字:赵佶。
“太医!快传太医!”一个身着凤冠霞帔的美妇人急切地吩咐道,她眼中含泪,紧握着他的手,“官家,您已昏迷三日,可把臣妾与孩儿们吓坏了。
”
赵启——或者说此刻的赵佶,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自称“臣妾”的女人,她约莫三十余岁,容貌端庄秀丽,气质雍容华贵。
他的目光又转向床边几个年幼的孩子,他们眼中满是惶恐与期待。
“皇、皇后……”他脱口而出,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陌生的腔调。
随着这两个字的出口,更多记忆涌了上来——这是他的皇后郑氏,旁边是太子赵桓、郓王赵楷、柔福帝姬……
他成了宋徽宗赵佶?那个被誉为艺术天才却葬送大宋江山的亡国之君?
赵启内心翻江倒海。
作为开封本地人,他对这位葬送北宋江山的皇帝再熟悉不过。
政和五年,距离靖康之耻仅有十一年!
“父皇,您感觉如何?”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上前问道,面色忧虑。
“桓儿……”赵佶认出了这是太子赵桓,未来的宋钦宗,也是与自己一同被金人掳走的苦命人。
太医匆匆赶来,为他把脉后,面露喜色:“陛下脉象已趋平稳,真是祖宗庇佑!只是龙体尚虚,需好生调养。
”
赵佶挣扎着想要坐起,立刻有内侍上前搀扶,在他背后垫上软枕。
借着这个动作,他仔细打量这座垂拱殿——殿内金柱矗立,彩绘精美,地上铺着锦毯,陈设着各式珍玩。
殿外雨丝斜飞,落在汉白玉栏杆上,溅起细密的水花。
远处宫阙在雨中若隐若现,整个大内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这般富丽堂皇,这般精致典雅,谁能想到十一年后就会被金人的铁蹄踏破?
“朕……因何昏迷?”赵佶问道,声音已恢复了几分平稳。
郑皇后犹豫片刻,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