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血谏惊魂(2/3)
量,已经不惜采用如此极端的手段了吗?是因为新政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还是因为钱引改革断了某些人的财路?或者,兼而有之?
“回宫。
”赵佶的声音异常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能听出那平静之下压抑的滔天怒火。
太学是去不成了。
御驾在更加严密的护卫下返回大内。
当晚,垂拱殿偏殿,灯火通明,气氛肃杀。
五位皇城司指挥使悉数到齐,跪在殿中。
梁师成和杨戬也侍立一旁,面色凝重。
“说吧。
”赵佶坐在御座上,声音听不出喜怒,“朕想知道,这汴京城,这大宋朝,到底有多少人想要朕的命?”
第一指挥使王西昌率先开口,声音低沉:“陛下,臣失职!经初步查验,那军弩乃军器监流出,但记录模糊,追查困难。
服毒刺客身上无任何标识,面容普通,难以追查来历。
逃脱之人身手极佳,对汴京街巷极为熟悉,绝非普通江湖人士。
臣推断,此次行刺,背后必有朝中或军中势力支持,且与北边……或有牵连。
臣在辽国境内的眼线回报,近日有不明身份的宋人频繁出入辽国权贵府邸,所谈内容不详,但时间点上颇为巧合。
”
外部势力?赵佶眼神一凝。
第二指挥使李钺接着汇报,他脸色同样难看:“陛下,自新政颁布,尤其是罢黜唐恪、李邦彦,以及钱引罪己诏发布后,朝中暗流汹涌。
以致仕太傅余深(历史人物)为首的一批元老重臣,多次于私邸聚会,言辞间对陛下新政多有非议,甚至……有‘主少国疑’,‘新政祸国’等悖逆之言。
此外,与旧盐引、花石纲利益勾连颇深的一批官员,如张献志等人,近日活动频繁,与不少军中将领亦有私下往来。
”他呈上一份名单和几份抄录的密谈内容。
内部反对的声音,已经如此露骨了吗?赵佶面无表情地听着。
第三指挥使周鼎禀报:“民间对新政看法不一。
士子中对实务特科反对声甚大,认为坏了祖宗法度。
商贾百姓对钱引改革多数持观望态度,既盼其成,又恐其败。
因裁汰禁军空额而失去财路的军中利益受损者,怨气颇重,近日汴京治安案件有所上升。
另外,东南一带因清查市舶司,已有豪商串联,似有异动。
”
第四指挥使张延之主要负责军内监察,他沉声道:“陛下,京畿禁军整顿尚算顺利,种师中将军手段强硬,已初步稳住局面。
然各地驻军,尤其是河北、河东前线,情况依然堪忧。
吃空饷、武备废弛普遍,更有甚者,臣查到真定府路都监王禀(历史人物,此处情节需要提前出场)与境外商人往来密切,有私售军粮牟利之嫌。
边军之中,对朝廷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