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恩深似海(1/2)
破败的猎户木屋内,火光摇曳。
杜氏的病情远比林渊初判的更为凶险。
年岁已高,一路颠沛流离,忧惧交加,使得时疫之症迅速转为肺炎,高烧不退,数次陷入昏迷,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呓语和呼吸艰难。
赵匡胤心急如焚,却只能在一旁干看着,攥紧的拳头骨节发白,深深感到一种无力回天的绝望。
赵光义吓得小脸苍白,紧紧靠着哥哥,大气不敢出。
唯有林渊,依旧沉静。
他的眉头始终微锁着,再次仔细为杜氏诊脉,指下的脉搏微弱而紊乱,情况危急。
“赵兄,取些冷水来,浸湿布巾。
”林渊的声音不高。
赵匡胤立刻照做。
林渊接过湿布,小心地敷在杜氏滚烫的额头上,又取出银针。
这一次,他下针的手法更为缓慢凝重,依次刺入肺俞、尺泽、膻中等要穴。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一针都力求激发病人自身的生机。
施针完毕,他又从行囊深处取出一个更小的玉瓶,倒出仅有的三粒朱红色、散发着奇异清香的药丸。
他犹豫了一瞬,这显然是他备以救命的珍贵药物——随即取出一粒,小心研碎,兑入温水,一点点撬开杜氏紧咬的牙关,耐心地喂服下去。
整个过程,他极富耐心,没有丝毫厌烦。
喂完药,他便坐在一旁,时刻观察着杜氏的呼吸和面色,时不时为她拭去额头的冷汗,调整一下盖着的薄被。
夜深了,赵匡胤和弟弟抵不住疲惫,相继蜷缩着睡去。
只有林渊依旧守着火堆,添柴,看药,观察病情。
后半夜,杜氏的高烧奇迹般地开始消退,呼吸也逐渐变得平稳悠长。
她悠悠转醒,虚弱地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便是守在榻边、眼中带着一丝疲惫的林渊。
“娘!您醒了!”赵匡胤几乎立刻惊醒,扑到榻前,声音带着狂喜和后怕。
杜氏虚弱地眨了眨眼,目光落在林渊身上,充满了无尽的感激。
她挣扎着想说话,却引发一阵轻咳。
林渊轻轻按住她:“老夫人刚醒,元气未复,还需静养,少说话。
”
接下来的几天,林渊俨然成了这临时小家的主心骨。
他每日为杜氏诊脉换方,亲自煎药。
煎药时火候的掌握、药材投放的先后顺序,他都一丝不苟。
喂药时,他总是先自己试一下温度,再小心地一勺勺喂给杜氏。
杜氏精神稍好时,林渊便会陪她说几句话,宽慰她“病去如抽丝,只需静心调养,定能康复”,言语间从不提自身功劳,反而多是鼓励。
他还变着法子找来一些容易消化的野果,捣碎了喂给她。
这一切,杜氏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她一生历经坎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