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什么道义能比开创文明的祖先更大?(1/2)
大周,神都。
连日来的天幕异象、边境烽火、以及五大帝国如同乌云压城般的威胁,早已将这座昔日繁华的帝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恐慌和猜忌的漩涡。
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在街巷间蔓延,百姓们人心惶惶,不知明日是战是和,是生是死。
就在这人心极度浮动的时刻,一股新的舆论浪潮,开始悄然涌动,并迅速席卷了整个神都。
茶楼酒肆里,原本议论天幕、惊叹林世子与诸位帝王渊源的声音,渐渐被另一种论调所取代。
一些看似忧国忧民的士子或有见识的老者,开始痛心疾首地分析:
“诸位细想,那林渊若真如天幕所示,与如此多的异国帝王有旧,他安国侯府在我大周,究竟是何立场?”
“是啊,若他心向大周,为何早年游历,结交的都是他国未来君主?这其中难道没有蹊跷?”
“如今五国大军压境,皆以救林渊为名!这哪里是救人?分明是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欲瓜分我大周江山!”
“安国侯府世受皇恩,却生出如此一个引来滔天大祸的世子,这不是叛国是什么?”
“陛下将侯府下狱,分明是洞悉其奸,为国除害!我等先前竟被天幕幻象所惑,错怪了陛下!”
这些言论起初还只是窃窃私语,但随着官方邸报有意的报道,以及说书人剧本、街头童谣的暗中推动,迅速变成了主流声音。
恐慌的百姓在绝望中,急需找到一个可以解释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而掌握了话语权的朝廷,轻易地将这个靶子立了起来——那就是引来外敌的“叛国者”林渊及其家族!
“我就说嘛!哪有人能认识那么多皇帝?肯定是早就勾结好的!”
“侯府看着光鲜,原来包藏祸心!差点害了我们全城百姓!”
“陛下圣明!早就该把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抓起来!”
“打死叛国贼!”
愚昧容易被引导,恐惧更容易转化为仇恨。
很快,聚集在皇城前请愿的人群,从最初的恳求陛下放人妥协以免战祸,变成了激愤的“声讨叛国逆贼,支持陛下严惩”的呐喊。
甚至有人向天牢方向投掷石块污物,虽被守卫拦住,但那汹涌的恶意却清晰可辨。
皇宫,紫宸殿。
武明空听着心腹太监汇报着民间舆论的可喜转变,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近乎病态的红晕和冷笑。
她需要凝聚人心,哪怕这人心是建立在谎言和煽动之上!她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她武明空才是大周正统,而林渊,是勾结外敌、意图覆灭宗庙的国贼!
“传朕旨意,”她声音冰冷,“将安国侯林擎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