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城山血案(3/3)
面对这位名声在外的女神捕,不卑不亢,抱拳道:“原来是赵捕头,久仰。
卑职奉命先行查探,抵达时已是如此景象。
方才更有不明身份之黑衣人潜入行凶,我部与之激战,伤亡数人,凶徒已然遁走。
为保护现场,防止线索被破坏,故才下令封锁。
”
他简单说明了情况,既点明了自己是奉命行事,也强调了现场的凶险和己方的伤亡,合情合理。
“黑衣人?”赵青璇眼神一凝,立刻捕捉到关键,“可知来历?”
“武功路数诡异,身份不明。
”沈渊摇头,略过了那神秘青衫客出手相助的一段,“赵捕头若要勘查,请便。
只是现场……颇为惨烈,请有所准备。
”
赵青璇深深地看了沈渊一眼,似乎想从他平静的表情下看出些什么。
她一挥手:“进去!仔细勘查,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六扇门的捕快们立刻鱼贯而入,训练有素地开始工作。
赵青璇与沈渊并肩走入血腥的庭院,看着满地的尸体,她的脸色也微微发白,但眼神依旧坚定锐利。
她蹲下身,仔细检查了几具尸体的伤口,又看向余沧海的尸体,目光在那胸口的窟窿和沈渊提醒后才注意到的焦黑掌印上停留许久。
“嵩阳掌力?大嵩阳指?”她站起身,看向沈渊,语气凝重,“沈小旗,你怎么看?”
沈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赵捕头以为,嵩山派左掌门,会是如此不智之人吗?”
赵青璇闻言,微微一怔,再次看向沈渊时,眼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正视。
她沉吟道:“你的意思是……栽赃?”
“现场找到此物。
”沈渊将那块玄铁令牌拿出,递给赵青璇,“但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直接证据。
而且,方才那些黑衣人,以及这满院子的疑点,都让人难以相信事情会如此简单。
”
赵青璇摩挲着冰凉的令牌,感受着那个深刻的“嵩”字,眉头紧锁。
她不得不承认,这个看似职位不高的锦衣卫小旗,观察力和心思都比她预想的要缜密得多。
两人一时无言,各自思索着案件的复杂之处。
六扇门的捕快和锦衣卫的力士在庭院中交错勘查,气氛微妙而紧张。
初步的联合勘查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除了确认青城派被灭门,以及现场留下的打斗痕迹和疑似嵩山派的武功特征外,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那本关键的账册,沈渊暂时选择了隐瞒,他需要时间独自消化其中的信息。
“沈小旗,”勘查接近尾声,赵青璇走到沈渊面前,语气缓和了些,“此案关系重大,牵扯江湖名门大派,恐引起轩然大波。
我需立刻回六扇门向总捕头禀报。
后续调查,还望你我两家能信息互通,精诚合作。
”
她这番话,算是初步认可了沈渊,也定下了协同查案的基调。
“理当如此。
”沈渊点头,“卑职也需回北镇抚司复命。
若有发现,定会及时知会赵捕头。
”
赵青璇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带着六扇门的人迅速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沈渊脸上的平静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与凝重。
他摸了摸怀中的账册,又看了看手中那枚沉甸甸的嵩山令牌。
“王虎,留下四人看守现场,收敛弟兄们的遗体。
其余人,随我回衙复命!”
“是!”
翻身上马,沈渊最后回望了一眼那如同鬼蜮般的青城别院。
黑衣人、神秘青衫客、嵩山令牌、秘密账册、六扇门……无数线索和人物在他脑中盘旋。
这潭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怀中的账册如同烙铁般滚烫,那个代号“京城刘公”的神秘人,能让余沧海私下贩卖镇派武学,其能量必然非同小可。
这个“刘公”,会与今日的灭门惨案有关吗?他,又究竟是朝中的哪一位大人物?
喜欢综武:从锦衣卫开始请大家收藏:()综武:从锦衣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