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御前陈情(1/3)
布条上的字迹歪斜,如同毒蛇爬过的痕迹,带着赤裸裸的威胁与算计。
“欲救费彬,拿账册来换。
”
沈渊捏着布条,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费彬未死,这本是一个意外之喜,至少保住了追查“十三”的一条重要线索。
但对方提出的交换条件,却将他逼入了绝境。
账册?他若有账册,何至于步步维艰,屡陷死局?这分明是一个明知他拿不出来,却偏要强求的刁难!其目的,或许根本不在账册,而是以此为借口,布下另一个更致命的陷阱,引他独身前往。
“不能去。
”顾清风的声音冰冷而肯定,他扫了一眼布条,眼神锐利如常,“陷阱。
”
沈渊何尝不知?城隍庙戏台,人流复杂,易于设伏,更是难以救援的绝地。
独身前往,无异于自投罗网。
但他脑中思绪飞转,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逐渐成型。
对方步步紧逼,利用各种规则和潜势力将他压制得喘不过气,是时候,跳出这个棋盘,去寻求更高层面的“规则”庇护了!
“顾兄,你说得对,不能去。
”沈渊将布条碾碎,撒入山涧,“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他们越是怕我们查,我们越要查下去,而且要查得堂堂正正,查得人尽皆知!”
他看向顾清风,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我要面圣!
黎明时分,沈渊与顾清风悄然回到京城。
顾清风再次隐入暗处,如同沈渊手中最锋利的暗刃。
而沈渊,则换上一身虽陈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飞鱼服,仔细包扎好左臂的伤口,将绣春刀佩于腰间,昂首挺胸,走向皇城。
他并非毫无凭仗。
锦衣卫小旗官职虽低,却有“御前行走”的虚衔,加之他身负青城派灭门、锦衣卫力士殉职、乃至昨夜城外十里坡血案(费彬遇袭)等多桩要案,有充足的理由请求面圣陈情。
当然,区区小旗想要面见天子,难如登天。
层层通报,层层阻拦。
沈渊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北镇抚司指挥使,骆思源。
镇抚司大堂,气氛肃杀。
骆思源端坐于上,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不怒自威。
他静静地听着沈渊的禀报,从青城派案发,到遭遇袭击,再到张威暴毙,以及昨夜十里坡费彬遇袭……沈渊隐去了顾清风的存在和部分过于隐秘的线索(如账册、“十三”),但将嵩山令牌、云雾山庄杀手、东厂异常关注以及五城兵马司的蹊跷干涉等关键节点,一一陈述,逻辑清晰,证据链隐隐成型。
“……卑职以为,此案已非简单江湖仇杀,背后牵扯甚广,甚至可能危及京城安定。
匪人猖獗,竟敢在京畿重地接连行凶,袭击朝廷命官,刺杀江湖名宿,视王法如无物!卑职人微言轻,屡遭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