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渤海湾的地火坐标(3/3)
。
”他袖口的纱布还在渗出淡蓝荧光,那是星芒碎片能量残留的痕迹,此刻正与海面上重新织就的根须网产生共鸣——那些从暗礁群延伸出的银色丝线在晨光中泛着珍珠光泽,像一张巨大的蛛网覆盖了方圆十里的海面,每一道根须都在以固定频率脉动,仿佛某种活体雷达在扫描天空。
陈景明解开防水袋取出残卷,泛黄的宣纸上血字已经干涸成暗紫色,唯有星芒碎片残留的能量还在纸纤维间流转。
他突然注意到残卷边缘的云纹图案正在变化,原本平面的墨迹渐渐隆起,形成立体的凹槽纹路。
老杨掏出紫外线灯照射,那些未显影的字迹终于在晨光与紫光的双重作用下浮现——不是文字,而是密密麻麻的结构图,用朱砂勾勒的线条在纸面上发烫,仿佛随时会燃烧起来。
“这是星核仿制装置的核心结构图。
”老杨的手指划过纸面,在一处标注着“能量枢纽”的红点处停顿,“你看这外围的环形管道,用的是硒矿提炼的超导岩浆,而内部包裹的竟然是……抗盐酶根须?”陈景明凑近细看,果然看见朱砂线条间缠绕着银色的细线纹路,那些线条与海面上的根须网形态identical,只是在图中被压缩成纳米级的纤维,均匀包裹着中央的红色光点。
海面突然传来低沉的嗡鸣,根须网的脉动频率骤然加快。
陈景明抬头看见根须的银色光芒正在增强,每一道波纹都像投入水面的石子,向四周扩散出能量涟漪。
老杨猛地将光谱仪对准根须:“是量子脉冲!沈工当年在根须系统里植入了记忆存储模块,现在这些波纹正在播放最后的指令。
”仪器屏幕上跳出乱码般的光纹,很快重组为一段全息影像——穿着白大褂的沈工站在实验室里,身后的黑板上画着同样的结构图,他的手指重重点在中央的红点上:“当血莲归位,用硒矿岩浆激活抗盐酶根须,它们会形成吞噬能量的‘钢铁莲狱’……”
影像突然剧烈闪烁,沈工的声音变得断断续续:“境外势力不知道,这些根须经过基因改造,会把星核能量转化为……”画面在此处崩塌成光点,融入根须网的脉动中。
陈景明感到掌心的莲印突然刺痛,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脑海里苏醒——他想起父亲临终前递来的金属牌,背面刻着的“莲狱”二字此刻与结构图上的标注完全重合。
“沈工把陷阱埋在了他们自己的能量核心里。
”老杨的声音带着颤抖,他指着结构图边缘的一行小字,“你看这里:‘以血莲为引,根须将吸收百倍能量自毁,形成覆盖十公里的电磁黑洞’。
当年他故意留下仿制装置的图纸,就是为了让敌人自己走进陷阱。
”海风突然变得凛冽,根须网的银色光芒开始转红,那些原本柔软的丝线逐渐硬化,表面浮现出金属质感的鳞片状纹路。
陈景明将残卷小心卷好,金属牌上的指针突然爆发出强光,指向老铁山方向的某片海域。
他看见远处的海平面上,几艘涂着黑色十字标志的货轮正在快速移动,船舷水线处隐约可见与结构图上相同的朱砂纹路。
老杨立刻启动深潜器的通讯系统:“总部,这里是‘莲心’小组,确认境外势力基地位于辽东半岛硒矿老矿洞,已发现星核仿制装置及沈工遗留的‘钢铁莲狱’陷阱……”
话音未落,根须网突然发出刺耳的尖鸣,一道红光从中央射向天空,在云层中勾勒出巨大的莲形图案。
陈景明感到掌心的印记与天空的莲影产生共鸣,防水袋里的血莲银簪突然飞出,悬浮在根须网的中心位置。
银簪的莲花瓣张开,露出内部镶嵌的星芒碎片,那些碎片瞬间连成十二角星阵,将整片根须网染成琉璃般的赤红色。
“是血莲认主!”老杨看着光谱仪上爆表的能量读数,“沈工的最后指令被完全激活了!这些根须正在吸收星核磁场,准备启动‘钢铁莲狱’。
”深潜器周围的海水开始沸腾,根须网的金属鳞片发出咔咔的咬合声,每一道根须都变成了能量导管,将天空莲影的光芒源源不断地导入海底。
陈景明望着远处越来越近的黑色货轮,突然明白沈工留下的真正陷阱——不是物理上的牢笼,而是利用敌人贪婪之心设下的能量死局。
金属牌上的指针开始疯狂旋转,最终停在一个精确的经纬度上。
老杨将坐标输入导航系统,屏幕上立刻跳出三维地图,显示出老铁山深处的矿洞结构——中央的能量枢纽被一圈圈根须管道包裹,活像一朵倒置的金属莲花。
“他们把仿制装置建在了硒矿岩浆池上方,”老杨放大地图上的红点,“只要血莲银簪启动共鸣,抗盐酶根须就会吸收岩浆能量,把整个矿洞变成超高温的电磁漩涡。
”
海面上的根须网突然全部竖起,形成一道环绕深潜器的银色屏障。
陈景明看见血莲银簪的光芒穿透云层,在天际画出最后一道莲形轨迹,然后猛地沉入根须网中心。
下一秒,所有根须同时爆发出刺目的红光,海面沸腾成一片火海,而远处的黑色货轮正毫无察觉地驶入这片由沈工用二十年心血编织的“钢铁莲狱”陷阱。
晨光彻底照亮了辽东半岛的海岸线,陈景明掌心的莲印渐渐恢复平静,唯有金属牌上的坐标还在微微发烫。
他知道,沈工留下的不仅是陷阱,更是一个关于守护的誓言——当血莲未凋,那些用根须和星芒铸成的护土之盾,将永远在黑暗中等待下一次绽放。
而此刻,在深潜器的储物舱里,残卷上的朱砂结构图正在完成最后的显影,在“钢铁莲狱”的中心位置,沈工用鲜血写下的最后一行字终于清晰可见:“以吾残躯为引,换山河永固。
”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北大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