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末日回响(2/3)
染隔绝在外,为幸存者们营造出一个相对安全的庇护所。
在最初的混乱中,一些幸存者凭借着对地理环境的熟悉和敏锐的直觉,在满是绝望的大地上艰难跋涉,终于发现了这个避难所。
他们中有工人,双手粗糙却满是力量;有医生,心怀仁心渴望救死扶伤;有科学家,头脑中装满知识渴望解开灾难谜团;还有军人,肩负使命誓死守护同伴。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带着不同的经历和技能,汇聚在这个小小的避难所里。
在这里,没有了往日的阶级之分,没有了身份的差异,有的只是共同的目标——生存下去,让人类的火种不灭。
他们携手合作,利用避难所内的资源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
工人们负责维护设备、搬运物资,用粗糙的双手打造出一个安全的环境;医生们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救治着受伤的幸存者,用专业技能守护着大家的健康;科学家们则夜以继日地研究着迷雾和病毒,试图找到破解灾难的方法;军人们时刻保持警惕,守护着避难所的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幸存者们在艰难求生的过程中,有了一个重大发现——迷雾不会侵入到地平线以下。
这一发现,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了一根火柴,为人类带来了微弱却珍贵的希望之光。
迷雾对于这个世界的侵蚀,仿佛有着一条看不见的神秘分界线,只要躲在地平线以下,就能暂且避开它的侵蚀。
为了将这一发现传递给世界各地的其他幸存者,人们夜以继日地修复并改造避难所的无线电发射装置。
设备老旧损坏,零部件稀缺,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阻挡他们的决心。
在无数次的失败中,他们不断总结经验,一次次调整方案,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终于成功地让无线电波穿透迷雾笼罩的废墟,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微弱的信号,成为了黑暗中唯一的指引,如同灯塔在茫茫大海上为迷航的船只指明方向。
世界各地的其他幸存者,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的萤火,纷纷开始寻找类似的地下设施、山洞、防空洞等能够躲避迷雾的地方。
人类在绝境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小小的避难所,成了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承载着人类对未来渺茫却又坚定的希望。
为了种族的延续,剩余的人类放下了往日的一切分歧。
国界不再重要,曾经为了土地、资源而争斗不休的国家,如今只剩下同一个名字——幸存者;种族的差异被抛诸脑后,不同肤色、不同发色的人们手挽着手,共同面对灾难;宗教的隔阂也消失不见,不同信仰的人们在同一片屋檐下祈祷,只为了同一个目标——让人类活下去。
所有的科技成果,不再被私藏或用于商业竞争。
那些曾经被企业垄断、被利益驱使的科研成果,毫无保留地共享给每一个人。
科学家们通力合作,将幸存的科研资源集中起来。
实验室里,他们昼夜不停地攻克一个个难题,困了就靠在桌边小憩片刻,饿了就随便吃口干粮。
在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科技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强大的计算能力让复杂的迷雾研究和病毒分析有了可能;纳米技术更是大放异彩,纳米机器人被研发出来,它们可以进入人体细胞内部进行修复,也可以在废墟中寻找微小的线索;生物工程的进步则为治疗病毒感染带来了希望,基因编辑技术不断优化,试图从人类基因层面找到抵御病毒的方法。
在这百年艰难的时光里,人类的科技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成功地解锁了时间穿越的神秘大门。
这一成果,如同在黑暗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让人类看到了重新夺回世界主导权的希望曙光。
一部分人类怀着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决定回到过去,去探究破败病毒的根源,去探寻那段被迷雾吞噬的断层历史。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找到阻止这场灾难的方法,让无数先辈的牺牲变得有意义,让未来的人类不再遭受同样的浩劫。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人类开玩笑。
穿越回过去的人类,在探究过去并且试图阻止病毒爆发的过程中,一个微小的疏忽,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巨浪。
他们不小心将破败病毒带回了过去。
他们惊恐地目睹了历史的重演,熟悉的街道再次被迷雾笼罩,人群在绝望中挣扎、衰败,一切仿佛都在按着既定的悲剧剧本上演,人类再次遭受了灭顶之灾,十不存一。
而且这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