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不败将军陈庆之:千军万马避白袍(1/3)
南朝梁名将陈庆之年表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人,南朝梁传奇名将。
出身寒门,早年仅为梁武帝萧衍的随从,41岁始领兵,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他率领的七千白袍军北伐中原,百余日内连克三十二城,经四十七战,所向无前,直取洛阳,留下了“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的千古传说。
他虽为武将,但体弱不善弓马,善抚士卒,富有谋略,是历史上一位极具特色的儒将典范。
早年时期(484年-524年):寒门起步,伺机而动
公元484年(南朝齐武帝永明二年)出生于义兴国山陈庆之出生于南朝齐国的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
其家族并非高门士族,属于寒门或低级士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早期的仕途。
约500年-502年(齐末)追随萧衍,深受亲赏在萧衍(后来的梁武帝)任南朝齐官员时,陈庆之便追随其左右。
萧衍酷爱彻夜下棋,其他侍从皆因倦怠,唯独陈庆之随叫随到,因此深受萧衍的亲信和赏识。
公元502年(梁武帝天监元年)随萧衍建梁,授主书萧衍代齐建梁,陈庆之随军东下,参与平定建康(今南京)。
梁朝建立后,他被授予“主书”一职,负责文书工作,后散财聚士,官至“奉朝请”(一种闲散官衔)。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一直担任文职,未获军权。
中年崛起,初露锋芒(525年-527年):一战成名,积功封侯
公元525年(梁武帝普通六年)临危受命,接应元法僧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请求归附梁朝。
41岁的陈庆之被破格任命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军接应,首次领兵即圆满完成任务,从此开启军事生涯。
公元526年(普通七年)安丰之战,崭露头角随军出征寿春(今安徽寿县),被授予“假节”、总知军事的职权。
率军攻破北魏豫州刺史李宪构筑的两城,迫使其投降。
因功被转任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公元527年(大通元年)涡阳之战,智勇双全随曹仲宗伐魏,进攻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