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奇人传> 第202章 不败将军陈庆之—中年从戎,初露锋芒
第202章 不败将军陈庆之—中年从戎,初露锋芒(1/2)
陈庆之的军事才华直到他四十一岁时才获得展现的机会。
公元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叛乱失败,请求归附梁朝。
这一事件为陈庆之提供了转机。
当时,梁武帝需要派遣一位将领前去接应元法僧。
陈庆之主动请缨,这一举动让萧衍和满朝文武都大吃一惊。
因为在过去四十年中,陈庆之一直担任文职,从未显露过军事才能。
历史记载中也说他开不得硬弓,骑不得烈马,在常人眼中,他完全不是领兵打仗的料。
然而,梁武帝萧衍深知陈庆之的才能和忠诚,经过慎重考虑,最终破格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领梁军前去接应。
这一次,陈庆之没有让萧衍失望,他顺利完成任务,接应元法僧返回梁朝。
这一成功标志着陈庆之军事生涯的正式开始,也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返回后,陈庆之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并率领二千军队,护送豫章王萧综进入徐州镇守。
当时,北魏派遣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领二万大军前来阻击,屯兵于陟□地区。
元延明先派部将丘大千构筑堡垒于浔梁,观察梁军动向。
面对兵力占优的魏军,陈庆之毫无畏惧,率军进攻丘大千的堡垒,一鼓便溃,轻而易举地击溃了魏军的防线。
这一胜利展现了陈庆之出色的指挥才能和临阵决断力。
然而,战局随后发生了意外变化。
豫章王萧综竟然在此时弃军投奔北魏,致使梁军群龙无首,陷入混乱。
诸将都无法制止这一溃散之势,在这危急关头,陈庆之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当机立断,斩关夜退,率领部队连夜撤退,保全了大部分军力。
公元526年,陈庆之再次获得领兵机会,随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
此次他被授予假节、总知军事的职权,负责全面指挥作战。
北魏豫州刺史李宪派其子长钧构筑两城相互呼应,形成掎角之势。
陈庆之率军进攻,李宪力屈不敌,最终投降,陈庆之顺利占据其城。
因此战功,他被转任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成为太子身边的警卫官,并获得了爵位。
陈庆之在军事上的连番成功,引起了梁朝朝廷的重视。
公元527年,陈庆之随领军曹仲宗进攻涡阳(今安徽蒙城)。
涡阳是北魏在东南地区的重要据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领十五万步骑前来增援,其前锋部队抵达驼涧,距离涡阳仅四十里。
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陈庆之提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