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神仙三(3/3)
攥紧染着桃汁的衣袖——是抓住那根救命的仙索,还是继续沉沦于五毒泥潭?未央宫的丹墀之下,堆积着淮南王的血、远征将士的骨,还有无数为建章宫累毙的民夫幽魂。
他们的呜咽,此刻正与云端仙官的箴言,在他颅腔内厮杀不休。
仙门开一线,天门悬利剑。
那十二卷天书的光芒,刺穿了未央宫的重重帷幔,也刺穿了帝王冠冕下的虚弱与贪婪。
百日之期,非关光阴流转,而是一场灵台之上的生死鏖战——是五浊胎毒吞噬残存道心,还是向死而生,挣出一线霞举之机?破碎的桃核在他掌心留下深紫掐痕,如同一个来自仙界的、带着血腥气的嘲弄烙印。
3、汉武帝(下)
天罚:五毒噬尽的帝王骨
百日之期将尽,未央宫铜漏声声如丧钟。
武帝枯坐猗兰殿,案头《五岳真形图》蒙尘已久。
他强令罢血祀,减宫室,可五更天仍被噩梦魇住——淮南王的白骨从太液池底伸出手,扯他坠向腥臭深渊。
七月流火夜,西南紫云再聚。
王母独乘云车而来,眉间凝霜。
不待武帝跪拜,她袖中飞出一卷朱砂密信。
侍仙何昌的谏言如冰锥刺骨:“臣见山鬼哭于丛林,孤魂号于绝域!陛下兴兵忘赏,纵刑士卒;白骨纵横,黔首哀鸣。
淫酷自恣,罪彰于天!嚣怨充塞九霄,焉能度世?”字迹渗血,映着武帝惨白的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母叹息如秋风扫殿:“告汝罪者甚众。
然天道贵悔:斋戒思愆一月,可抵一年罪愆。
汝累年祈禳,功过几相抵。
自今而后——”她目光如电,“若再启战端,掘墓求珍,使苍生泣血,冤魂上诉……”话未尽,悬于殿梁的《六甲灵飞十二事》玉牒骤放寒光,十二道金纹裂空而去,如神剑归鞘隐入王母袖中!殿柱间悬垂的帷幔无风自燃,焦臭弥漫。
“天书收矣,仙路永绝。
”王母驾返昆仑前,最后瞥向太液池方向。
池中蓬莱仙岛轰然崩塌,金石鸾凤沉入浊浪。
元狩二年春寒刺骨。
武帝行幸周至,卧病五柞宫。
忽见烛影摇曳,东方朔青衫佩剑立于榻前:“臣辞陛下。
”武帝伸手欲挽,朔身形化龙,破窗腾入西北云雾中。
宫人惊呼追出,唯见大雾吞没龙影——昔日的弄臣,竟成了大汉唯一的飞升者。
二月丁卯,五柞宫弥漫死气。
武帝忽见纱帐外立满人影:卫青铠甲渗血,霍去病喉插箭翎,李夫人颈缠白绫……无数枯骨伸出磷火缭绕的手。
他惊坐而起,喉间腥甜狂喷,溅满屏风上的西王母绘像。
帝崩凶兆接踵:梓宫移入未央前殿当夜,棺内骤传“咚!咚!”撞响,如巨兽捶打,声震宫垣。
连响七遍,异香混着铁锈味弥漫。
三月葬茂陵时,送葬队伍陷于弥天大雾,陵寝石门柱在雾中訇然崩裂。
雾锁坟茔月余不散,路人皆闻冢中传出金戈交击之声。
四年后长安坊市,更现诡谲一幕:胡商叫卖青玉箱与蟠龙杖,索价九万钱。
老宦官一眼认出——此乃西域康渠王所献,武帝爱不释手,分明已随葬茂陵!廷尉严审,胡商供称:北巷有黑衣人售此物,收钱即化风而逝。
消息传入深宫,新帝掷杯长叹。
茂陵地宫深处,玉杖正幽幽泛光。
它曾伴武帝把玩仙桃,摩挲天书,此刻却沾满市井尘埃。
五毒蚀空的帝王骸骨在玄漆棺中翻了个身,金缕玉衣哗啦作响,惊起守陵鸦群如黑云蔽日。
当东方朔乘龙破雾,武帝正被冤魂拽入地狱。
天书收回的寒光,照彻了人间帝王最深的讽刺:他筑的蓬莱压着民夫枯骨,求的长生浸透将士鲜血。
王母予他赎罪之机,可五毒胎性早如癌瘤盘踞灵台——暴虐催生杀伐,淫欲豢养妖姬,奢靡耗尽民力,酷烈自毁长城,贼心窃占天机。
茂陵大雾封门月余,是天庭最后的悲悯,为帝王留足忏悔的时辰。
可棺木撞击声里,我们听见的仍是执念的咆哮:他不甘啊!不甘输给弄臣东方朔,不甘仙桃萎于尘泥,不甘那卷咫尺天涯的《六甲灵飞》!
直至玉杖流落市井,玄机终被点破:真正的仙缘,岂在昆仑天书?而在少杀一人,少筑一宫,少贪一饷。
当帝王的手沾满鲜血,纵握王母所赐真形图,也不过是按向地狱的指印。
那根辗转胡汉的蟠龙玉杖,原是天道掷回人间的冷笑——你看,你攥紧的陪葬珍宝,不及东方朔踏碎的一片浮云。
喜欢太平广记白话故事请大家收藏:()太平广记白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