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神仙十六(1/3)
1、杜子春
长安城的雪下得没心没肺,鹅毛片子裹着寒风往人骨缝里钻。
杜子春缩着脖子走在东市街头,破棉袄早被冻得硬邦邦,像裹了层铁皮,肚子里空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这已是他投奔的第七家亲戚,前六家不是闭着门装没人,就是隔着院墙扔句“游手好闲的东西”,连口热汤都没给。
他靠在西门的老槐树上,望着来往的车马出神。
那些穿锦戴缎的人掀开轿帘时,暖融融的香气能飘出半条街,而他连明天能不能活过都难说。
忍不住仰天长叹,喉间又干又涩,倒把眼泪逼了出来。
“年轻人,叹什么气?”
一个拄着木杖的老人不知何时站在跟前,灰布袍子洗得发白,却干净整齐,眼睛亮得像浸了雪水。
杜子春抹了把脸,也不怕丢人,把自己从家道中落到亲戚冷眼的事说了,末了还加了句“不是我懒,只是不想像他们那样守着家产活一辈子”,话里带着点没被磨掉的少年气。
老人点点头,问:“多少钱能让你过活?”
“三五万钱就够了。
”杜子春小声说,这已是他能想到的最大数目。
老人摇头:“不够。
”
“那……十万?”
还是摇头。
杜子春心一横:“一百万!”
老人仍说:“不够。
”
这下杜子春傻了,他实在想不出更多的钱。
这时老人开口:“三百万钱,够你安稳度日了吧?”
没等杜子春反应,老人从袖里摸出一串铜钱递过来:“先拿去买碗热汤,明天午时,去西市的波斯商栈找我,别迟到。
”说完转身就走,脚步轻快得不像个老人。
第二天杜子春准时赴约,老人果然在商栈里等他,身后堆着几大箱铜钱,整整三百万。
“这些钱你拿去吧,”老人说,“只是日后若还记得我,可去终南山云台峰找个道士。
”没等杜子春道谢,老人已不见踪影。
有了钱的杜子春,像枯木逢春般活了过来。
他买了大宅院,雇了仆役,天天穿着绫罗绸缎,骑着高头大马,呼朋引伴地去酒楼歌坊,把从前受的苦全忘了。
不到三年,三百万钱被他挥霍一空,又变回了当初那个穷光蛋,亲戚朋友也再次躲着他。
寒冬腊月,杜子春又冻又饿,蹲在街头时,忽然想起老人的话。
他咬咬牙,一路乞讨着往终南山走,走了半个多月,终于在云台峰见到了一个道士——正是当初给他人。
“我知道你会来,”道士说,“今晚我要炼丹,你帮我守着丹炉,无论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都别说话,熬过今晚,我再给你三百万钱。
”杜子春连忙答应,心里只想着能再有钱过好日子。
入夜后,道士点燃丹炉,嘱咐他:“切记,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能开口。
”说完便进了里屋。
杜子春守在炉边,刚过子时,就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
一群披甲带刀的士兵冲进来,为首的将军指着他大喝:“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窥探军机!”杜子春想起道士的话,咬着牙不吭声。
士兵们把他按在地上,将军又问:“快说你是谁!说了就放你走!”杜子春还是不说话。
将军怒了,下令打他,鞭子抽在身上火辣辣地疼,血顺着衣服往下流,他疼得浑身发抖,却始终没开口。
这时,士兵们押着一个妇人进来,竟是杜子春的妻子。
原来他有钱后娶了妻,后来没钱时妻子也没离开他,不知怎么被这些人抓来了。
妻子看见他浑身是伤,哭得撕心裂肺:“夫君,你就说句话吧!我跟你十几年,就算我笨,也没对不起你啊!你说句话,他们就放了我了!”
杜子春看着妻子哭红的眼睛,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可一想到道士的话和三百万钱,还是闭紧了嘴。
将军见状,下令把妻子拖到阶下,拿来一把大锉刀:“你不说,我就一寸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