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陋室之光:信息的力量(2/3)
卧槽,这个发现太牛逼了!”何强精神一振,真是意外之喜。
弹药库充实了,目光投向了系统最吊的功能——“研发中心”。
得找个简单的小项目试试手,顺便解决点眼前的问题。
他盯上了床头柜角落那个屏幕碎得跟蜘蛛网似的、早就开不了机的破手机。
“从你开始吧,咱们一块儿重生。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强眼里闪过一丝玩味,下达了第一个研发指令:
“系统,给我分析这台旧手机。
结构、材料、工作原理,全给我解析出来!
评估损坏程度,设计修复方案,还有……
看看能不能再给它加点料,优化优化性能!”
指令下去,系统秒回:“指令接收……开始分析任务……”
“扫描目标:旧智能手机……”
“结构复杂度评估:低……”
“材料成分光谱分析中……”
“电路板完整性检测中……”
“能量消耗:1单位/分钟……”
几乎是同时,那破手机的精确三维模型,就在他的意识界面里冒出来了。
跟全息投影似的,想怎么转就怎么转,想放大就放大,还能透视。
每个零件都被自动分解、标注参数,电路板的布线图也跟着展开,数据流跟瀑布一样刷刷地跳。
仅仅五分钟,分析就结束了,一份详细到炸裂的报告摆在眼前:
“分析报告:目标为‘风语者F3’型智能手机(注:本土低端品牌),生产日期约三年前。
主要损坏:屏幕模组物理性损坏、电池严重老化(活性低于10%)、主板存在三处电容失效及一处虚焊。
”
“修复方案已生成:”“方案A(经济型):更换同型号或兼容屏幕模组、更换标准锂电池、修复电容及虚焊点。
成功率95%,预计材料成本约30元(二手市场价)。
修复后性能恢复至出厂标准。
”
“方案B(优化型):更换兼容性高刷新率屏幕、高能量密度聚合物电池、更换关键电容为高性能固态电容、修复虚焊、重构电源管理模块、精简优化操作系统。
成功率98%(需系统辅助),预计成本约50元,需基础电子焊接工具。
修复后预计性能提升15%,系统流畅度提升30%,待机时长增40%。
”
“额外技术提取:已成功提取‘基础移动通信模块设计图(部分残缺),早期锂电池结构设计原理,基础触控屏驱动算法逻辑(版本过时)。
”
看着这份逻辑清晰、数据详尽的报告,何强嘴角忍不住就咧开了。
成了!这系统,他妈的简直是外挂本挂!
方案A能让他赶紧弄个能用的手机,应急用。
可方案B的“性能优化”和“技术提取”,才是真正让他心跳加速的地方!
这等于说,哪怕是电子垃圾,进了系统这台碾压机,也能榨出油来,提取出有价值的技术!
只要能把这手机修复并优化,他就有了一个基础的信息终端,还是一个潜在的研发平台。
甚至……眼前这窘境也能迎刃而解!
一部经过系统魔改、性能逆天的手机,拿到二手市场去,能卖多少钱?
肯定远远超过那点材料成本啊!
这可比去工地搬砖,效率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能量还剩9单位,修复优化要烧掉2单位,还剩7单位。
关键是材料和工具……”
何强又看了看那堆皱巴巴的零钱,可怜兮兮的二十块。
这点钱,买零件都不够,更别提焊枪什么的了。
“正常路子肯定走不通,得换个思路。
”
何强的目光扫过房间角落,那里堆着些原主留下的破烂,看着像是电子垃圾。
他立刻走过去翻找起来。
一个坏掉的充电宝,几根断了的数据线,一个被拆开的廉价收音机……
“系统,把这些电子垃圾扫一遍,看看有没有能用的零件。
”何强下了指令。
“指令接收……开始扫描分析……”很快,系统就反馈了。
“扫描完成。
发现可用元件:标准USB接口模块x1,兼容性锂电池电芯x1(容量较低,需修复),若干电阻、电容(型号部分匹配),扬声器模块x1(轻微损坏)。
”
“不多,但好歹是个开始!”
何强精神一振,尤其是那个电池电芯,要是系统能搭把手修复,也许能省下一笔钱。
但最核心的屏幕和高性能电容,还是影儿都没有,焊接工具更是没着落。
“明天,不能再去劳务市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