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夜幕下的科技曙光(2/3)
柔性薄膜从压合设备中取出时,窗外天空已泛起鱼肚白。
“临时能量收集薄膜V0.1,完成度98.9%,核心性能参数符合预期最低标准。
”系统冰冷的声音里带着若有若无的赞许。
何强深呼一口气,精神和体力几近极限。
他小心捧起这片薄如蝉翼却凝聚无数心血和智慧的“临时能量收集薄膜”,眼中闪烁着克制不住的兴奋。
它效率也许低下,但证明了绝境中科技仍能开辟生路!
“成功与否,就看你了,小家伙。
”何强轻声对着薄膜说道,仿佛在与自己的造物交流。
组装阶段开启。
他取出已注入“灵魂”的“天枢之心”MCU芯片,连接上提前准备好的升级版微型传感器阵列、小型化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一块作为缓冲和应急电源的高倍率锂电池。
然后,将那片刚出炉的脆弱“临时能量收集薄膜”小心翼翼集成到电路中。
所有核心部件,被他以近乎艺术的手法,巧妙嵌入经过特殊加固、带基础散热设计、外形稍显厚实的3D打印便携外壳。
成品看起来像个复古PDA,哑光黑外壳透着硬朗科技感。
“终端V0.8…”何强握紧手中这个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造物,声音因激动而微颤,“…启动!”
随着侧面电源键被按下,仿佛整个房间的光线都为之一暗,所有焦点汇聚到那块小小的屏幕上。
短暂的寂静后,屏幕陡然点亮!一个极简、以深蓝色动态星云为背景的高度定制操作系统界面展现眼前,流畅得不像这个时代的产物!
“成功了!”何强攥紧拳头,压抑着想要大吼的冲动,心跳如雷鼓般震颤。
系统自检火速完成:“所有硬件模块运行正常。
能量核心电量:31%。
临时能量收集模块功率:2.1微瓦。
”
何强迫不及待地开始全面测试。
首先,计算力!他加载了一个前世未完成的高维弦理论复杂数学模型推演程序,足以让当时顶级超算集群运行数周的难题。
“开始推演!”指令下达,“天枢”核心瞬间爆发出可怕算力!
屏幕中央的星云图形疯狂旋转、坍缩、演化,数据流交织碰撞!仅仅十分钟!推演完成!结果与记忆中的理论预期完美吻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速度…简直疯了!”何强完全震撼,这颗芯片潜力远超解析出的数据!
接着,信息处理!同时打开二十个不同来源的高清监控视频流,后台还运行着针对巨峡市全网信息的关键词检索和关联分析程序。
“天枢”的处理核心犹如深邃黑洞,轻松吞噬、消化海量信息,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