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化身骨架,烛龙之心(1/3)
时间来到2007年9月中旬。
起源岛核心实验室。
何强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盯着“创世纪I型”的最终设计蓝图。
等待钨矿石到港的几周,他和嫦娥没有闲着。
“天枢”超算火力全开,“核心推演”功能几乎没有停歇。
目的只有一个:榨干“深海振刚”的每一分潜力,将“创世纪I型”打磨至当前科技下的极致。
“爸爸,根据‘深海振刚’的最终实测数据,骨架结构优化方案已完成。
”
“核心承力结构全部替换为深海振刚复合材料。
”
“整体结构强度相较于上一版设计,提升百分之二百一十七。
”
“能量传导效率提升百分之四十五点五,抗冲击冗余度大幅增加。
”
投影中的模型随之变化,骨架变得更加凝练,每一处线条更加明显饱满。
外壳装甲同样进行了彻底革新,利用深海振刚的特性,在保证甚至超越原有防御力的前提下,厚度降低,重量减轻。
“能源核心呢?”何强问,这是重中之重。
“方案已确定,采用‘烛龙核电池’。
”嫦娥回答。
全息投影切换,展示出一个结构异常紧凑、外壳布满复杂散热纹路的银灰色圆柱体模型。
这是何强的得意之作。
他借鉴“金乌一号”裂变堆小型化经验,剔除FZ反应堆不靠谱设计。
融合自己对能量核心的研究成果,再经过“核心推演”功能无数次迭代优化。
最终的成果,就是这款被命名为“烛龙”的微型核裂变电池。
它以少量高丰度核燃料为核心,这是通过深海铀矿提取,再经物质融合功能提纯所得。
理论上足以支撑“创世纪I型”进行高强度战斗数周甚至数月。
安全性更是放在首位,多重物理和逻辑屏障确保万无一失。
何强注视着模型,低语出声:“烛龙……掌控黑暗与光明的力量。
”
“内置计算核心,采用三颗‘天璇’芯片的特制版本。
”
嫦娥继续汇报,“负责处理思维链接指令、传感器数据整合与姿态控制。
”
除此之外,新型电活性聚合物构成的仿生肌肉系统、遍布全身的高灵敏度传感器网络、以及技术成熟的反重力飞行悬浮系统,都已整合进最终设计方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材料。
9月12日。
通过“奇点动力”在全球布下的暗网,采购的第一批数万吨高品位钨矿石,伪装成普通矿产,经由深海秘密运输管道,悄无声息运抵起源岛地下基地。
基地的自动化生产线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冶炼、提纯、铸造!
炽热的钨钢合金被塑造成型,成为重型深海采矿机器人的坚固骨架和钻头。
9月25日。
经过严苛测试的第一批,共计五百台钨钢结构的深海采矿机器人,被投放到陨石坑深处的矿脉点。
效果立竿见影!
钨钢钻头轻易撕裂之前难以撼动的坚硬岩层,开采效率暴涨。
机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