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来乍到(2/3)
众人笑作一团。
詹晓阳很享受这种氛围——年轻的笑声总是格外有感染力。
从市场右拐进入牌坊街,时光仿佛倒流几十年。
骑楼连绵,雕花栏杆投下细碎阴影,老字号招牌在风中轻轻摇晃。
这里好像电影里的场景。
刘小惠轻声感叹,仰头看着骑楼精美的浮雕。
詹晓阳下意识想说你以前也这么说过,及时刹住车,改口道:确实很有味道。
林珊珊介绍着:这些骑楼大多是民国建的,下面开店,上面住人。
夏天逛街不怕晒。
詹晓阳对一家老药铺很感兴趣,橱窗里陈列着鹿茸和人参。
上一世他就是专卖滋补品的。
“哇,这颗参龄得有二三十年了,价格不菲呀?”
你怎么知道?刘小惠好奇地问。
詹晓阳推推眼镜:呵呵,书本上学的。
他也不能告诉刘小惠和大家,他上一世做的就是人参的买卖呀!詹晓阳心里暗笑。
路过一家饼铺时,香味实在诱人。
郑世林第一个掏钱:来来来,我请客!腐乳饼和绿豆饼各要十个!
大家围在路边分食点心。
詹晓阳自然地把绿豆饼的递给刘小惠——前世他知道她的偏爱。
刘小惠惊讶地看他一眼,但没说什么。
半小时后,开元寺的红墙出现在眼前。
郑世林果然跑去买票:每人三元!香火钱另算啊!
寺内古木参天,香火缭绕。
同学们好奇地张望,却不太懂各个殿堂的讲究。
正当大家犹豫时,詹晓阳很自然地做起讲解:
开元寺是古寺庙,距今有好几百年了,很有名的。
这是天王殿,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
后面是大雄宝殿,通常不开放,但从侧门能看到里面的三世佛...他指着屋檐,看那些琉璃瓦,是明代烧制的,阳光下发紫金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
詹晓阳心里一紧——又表现得太熟悉了!赶紧补救:我之前看了潮城旅游指南。
刘小惠若有所思:你记忆力真好。
主要是有兴趣。
詹晓阳心虚地转移话题,要去烧香吗?据说这里的文殊菩萨很灵验,保佑家人健康!
这句话成功吸引了学生们。
连最正直的游金彦都请了三炷香。
詹晓阳看着刘小惠虔诚跪拜的侧脸,也在她身旁跪下双手敬起为老家的父母祈福。
从开元寺出来,左转穿过广济门城楼,湘子桥赫然眼前。
少上的生铁牛横立在桥面上,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这就是湘桥春涨林珊珊兴奋地介绍,潮州八景之首!
少年们奔跑着冲上桥面。
郑世林趴在栏杆上看梭船随波起伏;黄朝彬试图数清桥墩数目;游金彦则研究起桥上的铆接工艺。
詹晓阳和刘小惠落在后面,慢慢走着。
江风拂面,带来清凉水汽。
你怎么知道文殊殿在哪?刘小惠突然问,旅游指南连这个都写?
詹晓阳急中生智:老家不是能收听到这里的广播台么,讲过的,我经常收听。
这个解释似乎合理。
刘小惠点点头,注意力被桥上的铁牛吸引:这只牛好生动。
据说这头牛都有故事。
詹晓阳指着说:“原来这里有两头铁牛,一只在桥上,还有一只在水里,是为了镇水患的。
”
刘小惠被逗笑了:真的假的?
当然是假的。
詹晓阳也笑,不过传说嘛,有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