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月是故乡明(2/3)
,把背包里的腐乳饼和汽水拿出来。
师姐们带来的食物太丰盛,他的贡献显得微不足道。
牌坊街的腐乳饼?江玲师姐眼睛一亮,她迫不及待地拆开油纸,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睛:还是那个味道......
詹晓阳松了口气。
他特意问了本地的同学汪楷,才找到这家最正宗的老字号,看来没白费功夫。
大家开始分食月饼,詹晓阳接过刘小惠递来的一小块莲蓉蛋黄,指尖不小心相触,像被烫到般迅速缩回。
今天月亮真圆,詹巧凤仰头望着天空,比昨晚还圆。
确实。
月亮悬在潮江上空,圆满得近乎不真实,银辉洒在江面上,碎成无数跳动的光点。
詹晓阳想起老家的中秋夜,月亮总是从东山坳升起,被山峦切割得有些残缺。
而眼前这轮江月,毫无遮挡地悬在开阔的天幕上,美得让人心颤。
想家了吧?玉雪师姐突然问。
没人回答,但咀嚼食物的声音明显轻了下来。
刘小惠低头掰着柚子,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詹巧凤望着月亮发呆;詹清容则小口抿着汽水,喉间轻轻滚动。
詹晓阳的胸口突然涌上一股冲动。
他清了清嗓子,轻声哼起一首歌:那一夜的月亮,如水弯弯我心惆怅......
这是刚学会的潮语歌曲《那一夜的月亮》,歌词简单却饱含乡愁。
詹晓阳的潮语发音还不算标准,但胜在感情真挚。
歌声飘荡在月光里,像一片轻柔的羽毛,拂过每个人的心尖。
......夜空茫茫江悠长,夜中月高挂不移不变,何时才相见……....
唱到这句时,詹晓阳的声音微微发颤。
他想起前世的中秋夜聚会,他没有唱歌安静的出奇,刘小惠连碰了他好几次都没有说什么,只是乐呵呵的看着听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歌唱完了,沙滩上一片寂静。
詹晓阳低头,发现刘小惠的眼泪正无声地落在柚子皮上,在月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詹巧珍用手背抹着眼睛,连一向开朗的江玲师姐都别过了头。
想不到还能唱潮语歌,再来一首吧,玉雪师姐轻声说,晓阳唱得真好。
对啊,詹清容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柔软,再唱一首......
詹晓阳抬头,对上詹清容的眼睛,月光在她眸中流转。
他深吸一口气,又唱起另一首潮语歌《你的名字》。
这首歌原本是写给山村教师的,讲述一个老师对留守学生的牵挂,但很多人误以为是情歌。
......许多往事已经褪色,只有你的名字依然美丽;许多幻梦已经消失,只有你的名字蕴藏心底……....
詹晓阳不敢直视大家,只能对着月亮歌唱。
但余光中,他看见刘小惠嘴角微微上扬,月光描摹着她侧脸的轮廓,像是镀了一层银边。
她的脚尖无意识地在沙地上画着圈,偶尔碰到他的鞋边,又迅速缩回。
歌唱完后,掌声比想象中热烈。
晓阳!江玲师姐惊呼,你什么时候学的潮语歌?还唱得这么溜!
就是......跟着随身听学的,詹晓阳挠挠头,觉得好听就记住了。
客家小哥唱潮语歌,玉雪师姐笑着摇头,还把我们唱哭了,真是......
这句话让詹晓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