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相见恨晚(1/3)
鲍隆在正史中应该是山东泰安人,是鲍信的部将,鲍信死后为袁绍效力,还参加了官渡之战,其表现出色。
桂阳郡的鲍隆,就是独自射杀双虎,前面被林铤按在地上摩擦的这位仁兄。
正史上是不存在的,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但眼前这个有点狼狈,坐在竹凳上揉着胸口,口中时不时发出:“嘶……嘶………嘶”的痛苦之声的仁兄确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啊。
“有多少真正的历史和历史上的人物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呢?”林铤一边在感叹手上却也没停的加快速度收拾起被他们两人搞定杂乱不堪的院子。
待院子收拾完毕,林铤坐下也给自己倒了碗水喝。
喝完水便对着鲍隆说道:“鲍校尉,您不是远在桂阳郡城,怎么突然回来鲍家村了呢?”
鲍隆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堂伯父膝下无子无女,堂伯母也已身故许多年。
家父亦故去多年,早年在鲍家村时多受堂伯父、堂伯母二人照顾,后我随父迁居岭山乡以狩猎为生。
因独自射杀双虎闻名郡里,后赵范赵郡守得知此事,召见我于郡城中。
见之,喜我之勇力。
故而招我为郡中管军校尉,前些年忙于军务,鲜有来探望堂伯父一家。
现今军中事务皆顺畅,我也已在郡中安定。
堂伯父今孤身一人,我本欲接堂伯父去郡城(郴县)中居住,以尽孝道。
奈何堂伯父一直推辞,恐给我添麻烦。
维今只好趁闲暇之时过来探望,顺便再劝说堂伯父往郡城之中居住。
”说罢,鲍隆再次深深的叹了口气。
林铤听完鲍隆的话心道:“我对鲍隆的印象中都是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书里写的鲍隆是桂阳太守赵范麾下的管军校尉,出身猎户,因射杀双虎自恃勇猛在刘备攻取荆州时,他与同僚陈应主动请缨迎战赵云,兵败后与陈应共同实施诈降计划,前者以投降为由接近赵云,后者在城外接应,形成内外夹击策略,因诈降前日刚被击败投降,行动时机过于仓促,引起赵云警觉,为赵云所识破,最终二人皆被赵云所斩杀。
按书中所描述是个稍有勇力,智谋不足却有时候还喜欢玩脑子的主儿。
但现在接触下来发现,这鲍隆不但有情有义,而且为人处事也是颇有进退之章法。
不像是智谋不足还爱玩脑筋的那种没脑子的主儿,果然不可尽信书。
”
随即说道:“鲍校尉真乃至孝之人也,鲍伯待我也是极好。
郡中的生活条件肯定是比鲍家村好上不少,有机会我也会试着劝说一下鲍伯和您前往郡城之中居住。
”
鲍隆闻言也是心中大喜道:“那某就先谢过廷钰兄弟啦!劝说堂伯父之事就有赖廷钰兄弟了!方才我就说过廷钰兄弟今后就是我鲍隆的兄弟,一直称呼我“鲍校尉”是不是过于生分了些?我虽虚长廷钰兄弟几岁,不若你我二人以兄弟相称?”
林铤听闻鲍隆如此热情的言语,知道自己结交鲍隆的目的是彻底达成了。
毕竟自己来这纷乱的东汉末年无亲无故就自己孤身一人,鲍隆在郡中也算是有比较大的影响力的。
如若能交好鲍隆,也算是自己现下最重要的人脉资源了,这也算“大树底下好乘凉”了。
于是高兴的道:“在下也正有此意,不如我今后便称呼您为“隆哥”吧?”
鲍隆一脸怪异的看着林铤道:“廷钰兄弟你这“隆哥”的称呼也是…………挺怪异的…………哦,不!不!不!……特别…………挺特别。
”虽然鲍隆听着这称呼有点儿怪异且一时间是接受不了,瞬间想到林铤刚才那将自己顶飞数丈之远的一击,冷汗大冒,旋即立刻改口。
林铤看着鲍隆那一脸怪异的表情和其连忙改口的样子,心下也是无奈:“毕竟古人没接触过这种偏现代的称呼,觉得怪异,一时间接受不了也属于正常范畴。
”
于是乎便笑道:“姓鲍的人也不少,就以我们鲍家村为例,叫“鲍大哥”或者“鲍哥”,这都分不清谁是谁了。
这“隆哥”不但称呼独特,一唤出来便知我是在称呼谁。
不然我在村口唤一声“鲍大哥”,比我年长的全都走过来了。
哈哈哈哈哈……………”
鲍隆闻言不禁摇了摇头,无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