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若是我死了,还请大家……(2/3)
对我们帮了这么大的忙,不知道你这边有什么需要我们能做的吗?”
问这话的是陈师长,别人不知道,他可太知道宋芬芳之前提议的好处了。
如果按照这个方法走,不出一年,他们哈市驻队就会成为整个东三省驻队的带头大哥啊。
宋芬芳,“我只有一个要求。
”
“那就是善待我的女儿孟莺莺。
”
“如果——”她垂眼,在睁眼的时候,已经多了几分决断,“她未来和祁东悍过的不好,或者是祁东悍负了她,我希望陈师长,方团长你们作为过来人,帮我家莺莺一次。
”
“军婚不好离,也离不掉,真到那个地步——”
宋芬芳冲着陈师长和方团长鞠躬,“请你们一定帮帮我家莺莺。
”
这是第二次鞠躬。
第一次给杨洁鞠躬,是因为杨洁是孟莺莺的师父,在她死后,杨洁会是和孟莺莺最亲近的师长。
第二次鞠躬是给陈师长和方团长,这两人是现场权力最大的人。
如果孟莺莺和祁东悍未来,真走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那么她需要的是强有力的长辈,位高权重的长辈,有威望的长辈,出来替她主持公道。
军婚是不好离。
但是如果她的背后,站的是足够高的长辈,那么这个婚就能离。
或许在关键时刻,对于孟莺莺来说,这是一次救命的机会。
当然,这也许是宋芬芳一切多虑了。
可是对于一位母亲来说,一位对孩子有亏欠的母亲来说,这是她为数不多能为自己的孩子考虑到的事情。
孩子幸福的时候自然不必说,那是不需要她的存在。
但是她的孩子如果过的不好的时候,她必须要出现啊,哪怕是她不在,她也要把后续的事情给安排好。
以最大的能力去保障她孩子未来的人身安全,不受到侵犯。
陈师长看着宋芬芳这样鞠躬,他心里五味杂陈,伸出手扶着她,“宋教授,你不必如此。
”
“孟同志的婚事是我介绍的,小悍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他的秉性我还是了解的,如果他未来真的这般欺负孟同志,不用你说,我一定饶不了他。
”
方团长也跟着道,“是的,宋教授。
”
“我们这些人都是莺莺的娘家人,你放心,我们肯定不会让她吃亏的。
”
有了这话,宋芬芳这才放心了去,她朝着门口喊道,“何美凤,你进来吧。
”
原来是何处长,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看的出来她这人很识时务,发现办公室里面在谈事的时候,她便一直在门口等着,从未越过雷池一步。
一直到宋芬芳喊她,她这才跟着进来。
“宋教授。
”
原来,何处长也知道了宋芬芳的身份。
而且听两人的语气,她们之间似乎还认识。
“你当年可是喊我宋芬芳的。
”
何处长有些尴尬地搓搓手,“那是我年轻不懂事。
”她和宋芬芳其实是一个学校的,只是宋芬芳是她前面几届的学姐。
那个时候宋芬芳再次回到学校,她年少轻狂觉得宋芬芳是天才,她也是天才,还曾去挑战过对方。
结果自然是输的一塌涂地。
提起当年的事情,宋芬芳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地笑容,“谁还没有年轻过呢。
”
何处长的年轻是年少轻狂,意气风发。
而她是叛逆桀骜,主打一个专门和父母作对。
她们都是家里最受宠的闺女,从未受到过重男轻女的毒害。
相反,她们活的恣意妄为,也都去接受了最好的教育。
只是,后来她们各自分道扬镳,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宋芬芳的叛逆桀骜变成了沉默寡言,她眼里也只有了那些冰冷的实验数据。
而何处长则是相反,她年少的轻狂和张扬,似乎在岁月的流逝里面,变的圆滑体面,知世故,懂世故,八面玲珑。
她们似乎都变了。
又似乎没变。
“你去问莺莺了吗?”
“她的答案是什么?”
原来何处长去问孟莺莺,是宋教授让她去的。
何处长点头,“问了,她想去首都歌舞团。
”
“但是,我去过首都歌舞团,对方不在对外接受地方文工团的女兵了,我当时还和他们吵过,说他们朝令夕改。
”
“但是似乎没用,不止如此,他们还打算消减我们地方文工团和省歌舞团的开支。
”
这是从一开始就打算,不给下面活路啊。
这才是她最为生气的地方。
也是在这一刻,杨洁才明白为什么,她私底下问了何处长好多次,何处长都不肯说了。
因为这个结果实在是算不上,甚至要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坏几分。
杨洁轻轻地叹口气,“我也去问过中央芭蕾舞团,那边也是一样。
”
“地区保护主义,如今他们是打算严格实行这个办法了。
”
所以,他们把下面的路都给掐死了。
而一开始何处长他们的盘算,也似乎因为这项规定而被中断了。
想要让地方的人进首都歌舞团,想要打破信息差,想让他们地方歌舞团和文工团的女同志,也享受到首都歌舞团的各项便利。
似乎真的很难。
宋芬芳听完,她默了片刻,“我记得当时给我的那个名单里面,李少青和沈梅兰,她们都顺利进入了首都歌舞团对吗?”
唯独,她的女儿被剩下来了。
“对。
”
何处长说,“那是因为她们有首都户口,她们一早便被家里人帮忙,把户口从哈市和长市迁到了首都。
”
沈梅兰是长市人。
李少青是哈市人。
但是因为她们都投了一个好胎,所以在很早之前,她们便直接把户口转出去了,去了首都。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梅兰才能进首都歌舞团青年队,而李少青的路子和她也不差不多。
说到底,他们家在首都有人,所以这才能够顺利进入首都歌舞团。
“首都户口?”
宋芬芳问了一句。
“对,就是首都户口。
”
听着很简单的,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一辈子都弄不到的东西。
宋芬芳,“我有。
”
这下,大家都看了过来,甚至是包括方团长和杨洁她们。
宋芬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