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离别(2/3)
,以后只负责日常巡逻以及工厂安全。
“工作范围缩小,人员也相应要缩小。
”李护国又是狠狠叹气:“保卫科六十七人,只留下十二人……”
“那你呢?”软秋焦急忙问。
“我留下了,不过副科长……”李护国摇摇头,意思不言而喻。
科改成安保部,归厂子直接管理,科长和副科长自然不复存在。
陈蕴皱眉,又看向高明。
高明叹气接着开口:“运输队人员没动,但是车队的车要减少五辆……下次肯定也会面临减人问题。
”
不用再上物资保障vb大吃一团局拉物资,运输队的重要性自然而然逐步减小。
从职工不再找运输队帮忙带东西开始,运输队基本没有外在油水,大家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了。
“我觉得减少车辆不仅是因为不拉物资的原因。
”陈蕴转头看向软秋:“你在财务部,应该最清楚厂子里的盈亏情况。
”
软秋苦笑出声:“厂子从去年开始已经出现亏损状况,我猜减少车辆应该还是要想办法填补窟窿吧。
”
以前三线厂有国家扶持,后来改革开放开放外资企业进入,对于国内某些只知原地踏步的厂子来说是致命冲击。
红日机械厂所制造的零件不属于必需品,更不是高精尖产品,很容易出现被取代的情况。
“……”
“高明你怎么想!”李护国咬紧嘴唇又忽地放开,几乎是习惯使然般看向好友。
高明顿了顿,只说:“让我想一晚上。
”
“……”
四人都不约而同第安静下来。
夜色渐深,窗外此起彼伏的知了叫声充斥着厂子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这样的知了叫声入睡陈蕴已经过了快六个年头。
陈蕴跟父母说完事后关门进入卧室,立即就看到高念安想把白天捉的蟋蟀抱到床上。
“高念安。
”
“把罐子放外边去,爸给你讲故事。
”高明拍拍身边的位置,让女儿在听故事还是挨打中选择:“要是再不来的话今晚你就只能睡小床啰!”
去年高念安听小伙伴说单独睡一张床,回来也非要有自己的小床。
高明疼女儿疼得相当没有原则,二话没说就买了木材回来亲手做了张小床。
陈树还给床栏雕刻了各种花纹,涂上色彩艳丽的各种植物汁水,角落便里多了张花里胡哨的小床。
可没睡两天高念安就嚷嚷着要回大床睡,小床如今已经变成了堆各种破烂玩具的地方。
“我不睡小床。
”
高念安打开纱窗,直接连着罐子一起丢进后院,而后一骨碌地滚上了陈蕴的枕头。
父女俩嘻嘻哈哈笑闹起来。
高明比陈蕴会哄孩子,父女俩开开心心地靠在一起说笑,陈蕴就有空看看书或者是写写工作报告。
不知不觉间,高明的声音越来越轻。
陈蕴就知道该合上书本,到了夫妻俩聊几句的时间。
转身把高念安抱到身边盖好被子,再把隔绝寒气的垫子塞到被窝和墙壁中间。
“你和李护国是不是私下商量什么事呢?”
陈蕴解开发绳披散长发,习惯性地钻进高明怀里,闷声闷气地开口询问。
高明胳膊用力,将人卷到脖颈边,下巴抵上陈蕴头顶上:“还记得马翠芬去年寒假回来说的那件事吗?”
陈蕴点头。
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对许多个人来说也如大浪淘沙,只要胆子大敢闯说不定都能从中赚到钱。
马翠芬同村的邻居哥哥就在这场大浪中抓到机会,短短两年就成了万元户,在大队里掀起不小南下打工的风潮。
“你也想出去闯闯?”陈蕴立刻明白了高明犹豫的原因。
他一旦离开,厂子肯定会收回房子,家里人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陈蕴他们医院因为条件有限根本没有职工宿舍,医院要么安排到黄泥巴公社租房,要么只能住医院后边那排空着的房子。
而房子正对面……是殡仪馆停棺材吊唁的棚子。
前年单位一从厂里分离,段云就带着家属搬到了黄泥巴公社,陈蕴私下还去瞧过环境……屋里黑得伸手都不见五指。
这只是高明担心的一点,其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更是重中之重。
别人能抓住机遇赚钱,可不一定意味着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这期间一家老小生活的重量都得落到陈蕴头上,作为曾经发誓要成为依靠的高明来说下决定尤为困难。
陈蕴轻笑出声,轻轻拍了拍高明的胸膛。
咚咚闷响。
“家里别担心,现在厂子无论什么情况都影响不到我的工作,而且你不是知道我最近又涨工资了吗!”
高明笑,笑声震动胸腔,带着陈蕴压在上面的手也跟着起起伏伏。
分离出去的医院跟厂子那完全是两种极端。
机械厂日薄西山,蒸蒸日上的职工医院。
医院年初又购买了机械厂的一块地,打算新盖个住院部,扩大医院规模。
医院从以前的四个大夫到如今已经接近十人,内科外科分工完善,而陈蕴这个内科主任现在才真正有点主任的意思。
医院业绩增加,工资当然也跟着一涨再涨。
陈蕴是中心医院的骨干毋庸置疑,所以她说能养活一家子的话也不算大话。
“你支持我出去闯闯?”
“当然支持。
”
“那要是四五年都没在家呢?”
“要是五年都还没闯出点名头来,那就回来我养你。
”
“那我天天在家做饭带孩子。
”高明让陈蕴故作轻松的玩笑话逗得眉开眼笑,顺着想了想,觉得:“其实我还挺喜欢每天围绕着你和孩子转圈圈。
”
“睁眼说瞎话。
”陈蕴不信,翻身躺回枕头,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接着道:“要是真不想出去闯,你又何必苦恼呢。
”
“看来你比我还了解我。
”
话音刚落,床头柜上的台灯被拉熄,一个滚烫身躯贴了过来。
这段谈话看似没有结果,但两口子心里都清楚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只是没想到一个好消息会比他们的决定来得更快。
公告栏上张贴出厂子关于公房改革的具体实施计划。
厂职工现有居住公房可以进行公转私,只需要补足一部分钱,就能将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