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年的春分河与第一尾准竿鱼(1/3)
1986年的春分,是被家属院老槐树上的喜鹊叫醒的。
陈遇睁开眼时,阳光正透过窗棂斜切进来,在炕上铺出一道暖黄的光带,空气中飘着母亲煮玉米面粥的香气,还混着点河边湿润的泥土味——前两天下了场小雨,今天天放晴,父亲昨晚就说,要带他去村东的小河沟钓鱼,检验检验这两个月练抛竿的成果。
“赶紧起来洗漱,粥快好了,我给你煮了个鸡蛋,揣兜里当干粮。
”母亲掀开帘子走进来,手里拿着叠得整齐的蓝布褂子,“今天风不大,正好钓鱼,你爹已经在收拾渔具了。
”陈遇赶紧爬起来,套上褂子,手指摸到口袋里硬邦邦的鸡蛋,心里像揣了只蹦跳的小兔子——这是他自去年冬天练抛竿以来,第一次正经去河边实战,之前都是在空地上对着搪瓷盆练,现在终于能真刀真枪试一回了。
走出屋门,就看见父亲蹲在院子里的石板旁,正用一块细砂纸打磨竹竿的握柄。
竹竿还是去年那根水竹,竹身被摩挲得泛着温润的光,导环上的自行车气门芯换了新的,绕线器的木盘上缠着红棉线,线尾坠着七星漂和锡皮坠,锡皮坠被父亲用钳子捏得更规整了些。
“过来试试线顺不顺。
”父亲把竹竿递过来,陈遇接过,手指顺着棉线捋了捋,从绕线器一直捋到七星漂,没有打结的地方,鹅毛梗上的细绒还沾着点去年冬天的蜡屑——是父亲怕线冻硬,特意给漂上了层蜂蜡。
“昨天我去河边踩过点了,小雨把河沟的泥冲软了,鱼应该会靠岸觅食。
”父亲一边往布包里装玉米面(钓饵用的),一边说,“今天不用你爹帮你调漂,你自己来,就按平时练的‘三浮四沉’调,看看能不能行。
”陈遇点点头,心里既有点紧张又有点期待——平时在空地上调漂是对着搪瓷盆,水里没杂物,河边的水不一样,有草有泥,调漂时得更细心。
正收拾着,院门口传来莉莉的声音:“陈遇!你们要去钓鱼吗?带我一个呗!我帮你们拿鱼篓!”陈遇探头出去,看见莉莉背着个小竹篓,辫子上还扎着个粉色的蝴蝶结,是她过年时戴的。
“快来吧,正好让你看看陈遇练了这么久的抛竿,能不能钓到鱼。
”父亲笑着招手,莉莉蹦蹦跳跳跑进来,把竹篓放在地上,伸手摸了摸竹竿上的七星漂:“这漂洗干净了真好看,像串小珍珠。
”
吃完早饭,三人就往村东的小河沟走。
路还是土路,雨后有点泥泞,莉莉穿着塑料凉鞋,时不时会滑一下,陈遇就伸手拉着她。
河边的芦苇刚冒出绿芽,嫩生生的,河水比冬天时涨了些,泛着淡淡的青绿色,水面上飘着几片刚落的槐树叶,偶尔有小鱼在水面吐个泡泡,“啵”的一声就消失了。
“就选这儿吧,”父亲指着河边一处草洞,草洞周围的水草长得不密,水面露着碗口大的空,“这儿水深差不多两尺,昨天我在这儿撒了点玉米面,今天应该有鱼。
”陈遇赶紧蹲下来,把竹竿放在岸边,先理顺绕线器上的棉线,然后拿起竹竿,按照平时练的方法握竿——右手握住缠塑料带的握柄,左手轻轻扶着竿梢,眼睛盯着草洞的方向。
父亲站在旁边,没有伸手帮忙,只是轻声提醒:“先把线放出去点,让锡皮坠沉底,看看水深,再调漂。
”陈遇点点头,慢慢转动绕线器,棉线带着七星漂和锡皮坠往下垂,直到“咚”的一声轻响,锡皮坠沉进水里。
他盯着水面的七星漂,看着它们一颗接一颗往下沉,最后只有两颗露在水面上。
“水深了点,把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