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是袁绍?洛阳危局!(2/3)
候。
”袁绍拍拍袁术的肩膀,语气中罕见的亲和让袁术一愣,“当务之急是稳定洛阳局势,同时营救陛下。
”
袁术疑惑地打量着兄长,感觉今天的袁绍与往日不同,少了几分优柔,多了几分决断。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从远处疾驰而来,为首者身材矮小但气势不凡,正是曹操。
“本初!公路!”曹操勒马停住,面色凝重,“我刚从城西回来,董卓前锋已至二十里外,最迟明早便可抵达洛阳!”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董卓的西凉军以残暴着称,若让其控制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袁术急道:“既然如此,我们应当立即撤离洛阳,回南阳再做打算!”
曹操摇头:“万万不可!陛下尚在危难中,我等作为臣子,岂能弃之不顾?”
两人争论不休,最终都将目光投向袁绍,等待他做决定。
这一刻,袁绍深切感受到历史重担压在肩上的重量。
历史上,袁绍此时选择与曹操分道扬镳,各自逃离洛阳。
这一决定虽然保全了实力,却也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袁绍心想。
“孟德(曹操的字)言之有理,陛下安危关乎社稷存亡。
”袁绍缓缓开口,曹操闻言面露喜色,而袁术则皱起眉头。
但袁绍话锋一转:“然而董卓大军压境,硬拼无异以卵击石。
我有一策:公路继续派人追赶宦官,务必救回陛下;孟德负责稳定城内秩序,清剿残余宦官势力;我则率兵控制武库和粮仓,为长期抗争做准备。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分配既照顾了各方立场,又隐含深意:袁术救驾若能成功,功劳归于袁氏;曹操稳定局势,正合他匡扶汉室的理想;而控制武库和粮仓,则是未来争霸的关键资源。
曹操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似乎看穿了袁绍的用意,但仍点头同意:“本初此策甚妥!”
袁术虽不太情愿,但在当前形势下也找不到更好方案,只得应允。
分工既定,三人各自率兵离去。
袁绍在马上回望南宫熊熊燃烧的宫殿,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刻,他彻底接受了袁绍的身份,也接受了改变历史的使命。
袁绍率兵抵达武库时,这里已经陷入混乱。
守军群龙无首,一些士兵趁机抢夺兵器,甚至为争夺良弓利剑而自相残杀。
“全部住手!”文丑一声雷霆大喝,震住了混乱的士兵。
众人见是袁绍亲至,纷纷跪地行礼。
袁绍在军中威望甚高,尤其是在中下层官兵中颇有声望。
“武库守将何在?”袁绍沉声问道。
一名军官战战兢兢地回答:“李将军...李将军在宫中变乱时战死了。
”
袁绍扫视在场士兵,看到他们眼中的恐慌和迷茫。
他知道,这是收拢人心的绝佳时机。
“诸位将士!”袁绍声音洪亮,传遍整个武库广场,“宦官祸国,致使京师动荡,陛下蒙难。
然国难当头,正是我辈军人效忠社稷之时!”
他顿了顿,继续道:“现我以司隶校尉之名,暂领武库防务。
凡愿随我安定局势、匡扶汉室者,皆是我袁本初的兄弟!有功者,必重赏!作乱者,定斩不饶!”
恩威并施的一席话,立刻稳定了军心。
士兵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袁绍调遣。
在颜良、文丑的协助下,袁绍迅速整顿武库秩序,并派心腹控制关键位置。
与此同时,他暗中命令许攸带人去接管太仓(国家粮仓),为可能的长期抗争储备物资。
忙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