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当机立断,逆改宿命(2/3)
人。
抵达皇甫嵩府邸时,这里已被一队西凉兵包围。
为首的小校正在叫门,语气嚣张:“皇甫将军,董刺史有请,还请开门一见!”
府门紧闭,无人应答。
袁绍见状,心知皇甫嵩不愿与董卓合作。
他略一思索,对颜良低语数句,随后策马向前。
“何人在此喧哗!”袁绍声音威严,顿时吸引了两凉兵的注意。
那小校见袁绍衣着华贵、气度不凡,不敢怠慢,但仍强作硬气:“吾等奉董刺史之命,请皇甫将军过府一叙。
”
袁绍冷笑:“董卓不过一凉州刺史,何来权力在京城调兵遣将?尔等私闯大臣府邸,该当何罪?”
小校一时语塞,颜良趁机率亲兵从侧翼包抄,形成对峙之势。
就在这时,府门开启,皇甫嵩一身便服走出,神色平静:“本初来得正好。
这些军士说是董卓有请,但老夫近日身体不适,恐怕难以赴约。
”
袁绍会意,顺势道:“既然皇甫将军身体不适,自当静养。
董刺史那里,我自会解释。
”
小校还想争辩,颜良已按剑上前,目光如刀。
西凉兵见对方人多势众,只得悻悻退去。
皇甫嵩将袁绍迎入府内,神色凝重:“董卓此来,必有不臣之心。
本初有何打算?”
袁绍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特别强调:“将军在军中人脉广泛,若能在河北助我训练新军,将来讨董必为先锋。
”
皇甫嵩沉吟片刻。
他与袁绍叔父袁隗有旧,本就对袁氏有好感,加之今日袁绍表现出的胆识和远见,最终点头应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就在袁绍准备护送皇甫嵩离开时,许攸匆忙赶来,面色惊慌:“本初公,大事不好!董卓主力已控制皇宫和武库,我们的人被迫撤回太仓!”
袁绍心头一沉。
历史的重压如此之大,即使他提前布局,仍难以完全扭转大局。
“董卓现在何处?”他强自镇定问道。
“正在南宫嘉德殿,据说要召集朝臣会议。
”许攸答道。
袁绍眼中闪过决然之色:“既然如此,我倒要会会这位董刺史。
”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皇甫嵩急劝:“本初不可!董卓残暴,此去凶多吉少!”
袁绍却有自己的考量。
作为现代人,他深知舆论和名望的重要性。
若能在朝堂之上公开反对董卓,必将赢得天下士人之心。
况且,他料定董卓初到京城,为收买人心,不会立即对四世三公的袁绍下手。
“颜良、文丑,你二人护送皇甫将军与卢公会合,按原计划撤离。
”袁绍下令,“子远,继续组织物资转运,尽可能多带走粮草军械。
”
“那本初公您呢?”颜良关切问道。
袁绍整理衣冠,神色决然:“我自有分寸。
记住,若我明日午时仍未与你们会合,便不必再等,直接前往河内。
”
这是冒险,但也是机会。
一个向天下人证明袁本初不再是那个优柔寡断的贵公子,而是敢于直面强权的汉室忠臣的机会。
南宫嘉德殿,灯火通明。
董卓坐于殿上主位,本该是皇帝坐的地方,他却毫无顾忌。
这位西凉军阀身材肥胖,但眼神凶悍,周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杀气。
殿下聚集了留守洛阳的朝臣,个个面色惶恐,不敢与董卓对视。
何进死后,朝廷群龙无首,面对董卓的武力威慑,大多数人选择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