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首京洛,宏图初定(3/3)
一稳固之基,强盛之兵,方能号令群雄,担当盟主!”
“公达先生此言何意?难道我等就在河内看着?”文丑有些不解。
许攸接过话头,解释道:“文将军稍安。
荀先生之意是,我等需先取下一块足够大、足够富庶的根基之地,方能支撑长期征战。
无根之木,如何与董卓的西凉铁骑抗衡?”
“根基?何处?”颜良问道。
袁绍此时缓缓起身,走到大堂中央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拿起一支朱笔,在“冀州”二字上,重重一圈!
“此处,便是我等讨董之前,必须拿下的根基!”他声音斩钉截铁,“韩馥暗弱,不能守此王霸之业。
冀州富庶,钱粮广盛,人口众多,得冀州,我等便有了争衡天下的本钱!”
他环视众人,将昨夜与荀攸商议的“逼抚之策”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遍。
“……故此,我军首要目标,乃是兵不血刃,速取冀州!整合河北之力,然后传檄天下,汇合曹操等义士,共举讨董大业!届时,我袁本初,当仁不让,愿为天下先,执此盟主之旗,匡扶汉室!”
这一番话,格局宏大,目标明确,步骤清晰。
既满足了武将求战之心(目标直指冀州),又体现了文臣的深谋远虑(先固本再出击),更展现了袁绍问鼎天下的雄心。
堂下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回应:
“主公英明!”
“愿随主公,先取冀州,再讨国贼!”
“匡扶汉室,义不容辞!”
看着群情振奋的部下,袁绍知道,人心已定,战略已明。
他最后将目光投向南方,那是洛阳的方向,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与决绝:“洛阳……昔日繁华,已成炼狱。
天子蒙尘,公卿喋血。
我袁本初今日在此立誓,今日我弃洛阳而出,他日必率仁义之师,重返帝都,涤荡奸邪,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他猛地转身,面向众人,声震屋瓦:“颜良、文丑!”
“末将在!”二将慨然出列。
“命你二人为先锋,即日整军,兵发冀州边境,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诺!”
“荀攸、许攸!”
“攸在!”
“总揽军政联络、舆论造势,务必确保冀州之事,万无一失!”
“遵命!”
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会议散去,袁绍独自一人登上怀县的城楼。
秋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远眺南方,依稀仿佛还能看到洛阳方向的烟尘。
他的心中,再无离开时的仓促与不甘,只有一片澄澈与坚定。
弃京洛,非败退,而是战略转移。
定河北,非割据,而是为了更好的出击。
回首京洛,那是旧时代的终章。
展望河北,那是他袁本初宏图霸业的开篇。
“天下英雄,岂唯董卓?这盘大棋,我袁本初,入局了!”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