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恩义并施,瓦解其志(2/3)
郭图心领神会:“图明白,此乃敲山震虎,又留有余地。
”
一场不见硝烟,却关乎人心向背的攻心战,在袁绍接到捷报的那一刻,便已悄然部署完毕。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
袁绍大营辕门洞开,旌旗仪仗排列整齐。
袁绍本人身着诸侯礼服,而非甲胄,在荀攸、郭图、许攸三位谋士以及颜良、文丑两位雄将的簇拥下,肃立于营门之外,静候使者。
辰时刚过,远处便出现了关纯、耿武的车驾。
当关纯手捧盛放冀州牧印绶的锦盒,与耿武一同下车,看到袁绍竟亲自出营相迎时,两人心中俱是震动,连忙快步上前,大礼参拜:
“冀州别驾关纯(军司马耿武),奉韩使君之命,特来向袁公献上州牧印绶及表章!韩使君言,自身才德浅薄,不堪重任,愿将冀州托付袁公,望袁公以苍生为念,勿要推辞!”
袁绍并未立刻去接印绶,而是上前一步,亲手将关纯和耿武扶起,神色郑重无比:“韩冀州深明大义,以江山社稷为重,绍感佩万分!关别驾、耿司马,不畏艰险,为国举贤,更是忠义可嘉,请受袁某一拜!”说着,竟真的向二人微微躬身。
这一拜,让关纯、耿武顿时手足无措,心中那股因为“逼迫旧主”而产生的些许负罪感,瞬间被巨大的感动和知遇之情所取代。
关纯声音哽咽:“袁公……袁公折煞我等了!此乃我等本分,亦是冀州百姓之福!”
袁绍这才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印绶锦盒,却并未多看,转而交给身旁的荀攸,自己则拉着关、耿二人的手,诚挚地说道:“冀州之事,千头万绪,绍初来乍到,正需二位贤达,以及冀州如审正南、沮公与等忠贞之士,鼎力相助,共保此一方太平!望二位不弃,仍以州事为重,助绍一臂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即,他命郭图当场宣读那封致韩馥的亲笔信。
信中,袁绍以极其谦恭的口吻,感谢韩馥“让贤”之举,称其为“古之圣贤亦不过如此”,并郑重承诺,必以师友之礼待韩馥,保其家族在冀州地位尊崇,富贵无忧,请其“安心颐养,勿以俗务为念”。
信中情真意切,给足了韩馥面子,也彻底安了他的心。
关纯、耿武听得动容不已。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韩馥的后续安置,见袁绍如此承诺,心中最后一块大石落地。
紧接着,袁绍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致审配、沮授等人的信件,请关纯、耿武代为转交,表达仰慕与倚重之意。
最后,他拿出了那封给麴义的信,对耿武道:“耿司马,麴义将军乃军中骁将,一时激愤,情有可原。
此信,便劳你亲自交予他,望他体会绍之苦心,以大局为重。
”
耿武双手接过,感受到信笺的分量,深知此信关乎邺城能否和平接管,郑重道:“武必不负主公所托!”他已自然而然地改了口。
隆重的郊迎仪式,情深意切的书信,以及对关键人物的精准安抚,通过关纯和耿武之口,迅速传回邺城,如同在已趋平静的湖面上投下几颗定心石,激起的却是归附的涟漪。
当关纯、耿武带着袁绍的承诺与书信返回邺城后,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韩馥捧着袁绍那封措辞谦恭、承诺厚重的亲笔信,反复读了数遍,老泪纵横。
那是一种恐惧解除后混杂着失落与庆幸的复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