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朝堂初鸣(3/3)
交易盐铁、布帛、茶叶等必需品。
同时,对其部落首领,可酌情授予一些虚衔官爵,给予赏赐。
”
他话锋一转:“但此‘抚’是有条件的!必须明确告知所有吐谷浑部落,唯有恭顺守法者,方可享受榷场之利与天朝封赏。
若有部落胆敢犯边,则不仅其部落要承受‘精剿’之雷霆,整个吐谷浑都将失去榷场交易之资格!”
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提高了一些:“如此一来,我大唐便将压力转嫁到了吐谷浑内部!伏允若纵容部下劫掠,则内部那些依赖榷场贸易的部落必生怨言!他若想维持内部稳定,就不得不约束部众!此乃‘以夷制夷’,分化瓦解之策!”
“同时,”李恪最后补充道,“可派精干细作,潜入吐谷浑,散布消息,离间其各部关系,若能引得部分部落内附,则善莫大焉。
”
一番话说完,太极殿内鸦雀无声。
李恪的策略,将军事打击、经济手段、政治分化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既不盲目主战,也不一味主和,而是立足于对游牧民族特性的深刻理解,试图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限度的战略目的。
这远比单纯的主战或主和,显得更加老辣和周全!
侯君集眉头紧锁,似乎在仔细推敲此策的可行性。
温彦博则是目光闪烁,显然也意识到了这其中的精妙之处。
龙椅上,李世民手指停止了敲击,他深深地看着站在御阶之下,身形尚显单薄,却目光坚定的三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欣赏。
这小子,在府中“读书”,果然没有白读。
这番见解,已远超一般纸上谈兵的书生,甚至比许多朝中老臣,看得更透,想得更远!
“嗯,”李世民缓缓开口,打破了沉寂,“恪儿此议,颇有新意。
侯卿,温卿,你二人以为如何?”
侯君集沉吟片刻,拱手道:“吴王殿下之策,确比臣之莽撞更为周全,臣以为,可以一试!”
温彦博也道:“殿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此策若行,或可收奇效。
”
连兵部尚书和中书令都表示了认可,其他官员自然更无异议。
“既如此,”李世民一锤定音,“便依吴王所议框架,由兵部、户部、鸿胪寺共拟详细方略,呈报于朕。
侯君集,即刻着手遴选精锐,组建‘游弈军’!”
“臣遵旨!”侯君集大声应道。
李恪躬身退回班列,他能感受到,身后那些目光,已经与刚才入朝时,截然不同了。
少了几分轻视与审视,多了几分凝重与……忌惮。
他知道,这朝堂初鸣,算是成功了。
但他更知道,这只是开始。
他展现出的能力,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既会让他获得关注,也会引来更多的明枪暗箭。
他微微抬眼,望向御座之上那深不可测的帝王。
父皇,儿臣这把刀,似乎比您想象的,要更快一些。
只是不知,您接下来,是会继续打磨,还是……心生警惕?
喜欢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请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