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名家到访,暗流涌动(1/3)
第五十三章:名家到访,暗潮涌动
周六的晨光刚漫过巷口的青石板,老卓餐厅那扇磨得发亮的木质门帘就被轻轻掀开。
陆远推着辆小推车从后厨走出来,车上搪瓷大锅里的萝卜丝炖羊肉还冒着热气,乳白的汤面上浮着层淡淡的油花,肉香混着萝卜的清甜飘出去,引得早起买早点的行人频频回头,有人甚至停下脚步,探头往餐厅里望。
他刚把小推车摆在前厅角落,就见老卓领着个穿中山装的老人快步走进来。
老人头发花白,却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攥着本泛黄的牛皮纸笔记本,封面上印着“城市美食志”的字样,眼神里透着股专业食客特有的审视,扫过餐厅时,连墙上挂着的菜牌都没放过。
“陆远,快过来!”老卓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快步上前拉着陆远的胳膊,“这位是李老!咱们市最有名的美食评论家,《城市美食志》就是他主笔的!李老听说咱们家秋冬新菜地道,特意绕路过来尝尝!”
陆远心里猛地一震——他之前在网上刷到过李老的点评,文字犀利又实在,从不捧虚踩假,不少藏在巷子里的小馆子,都因为他的一篇文章火起来。
他连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上前,语气恭敬:“李老您好,欢迎您来指点。
您想吃点什么,我这就去后厨准备,保证用最新鲜的食材。
”
李老摆了摆手,眼角的皱纹里透着温和:“不用这么客气,我就是来寻口家常味。
听人说你做的萝卜丝炖羊肉和笋干烧肉最地道,就尝这两道就行。
”他说着,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小心翼翼地翻开笔记本,从口袋里掏出支钢笔,笔帽上的漆都掉了些,却擦得锃亮。
陆远不敢怠慢,转身就扎进了后厨。
他从冰箱里拿出刚送来的羊肋条,肉质鲜红,还带着点温度,切薄片时比平时更用心,每一片都控制在两毫米厚,边缘齐整得像用尺子量过;炖肉时,他特意用砂锅打底,先把姜片、葱段铺在锅底,再码上羊肉片,加足冷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转最小火慢炖,每隔十分钟就掀开锅盖,用小勺轻轻撇掉浮在表面的油星,确保汤汁清亮不油腻。
做笋干烧肉时,他更是格外细致——五花肉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沫,捞出来用厨房纸吸干水分;炒糖色时,冰糖下锅后不停搅拌,直到熬成深琥珀色,再把肉块倒进去快速翻炒,让每块肉都裹上均匀的红亮色泽;泡发好的笋干切成段,和肉块一起放进砂锅,加黄酒、生抽和少许清水,小火慢炖一个小时,炖到肉香飘满整个后厨,才关火焖五分钟。
很快,两道菜就端上了李老的桌。
萝卜丝炖羊肉汤色乳白,萝卜炖得透明,羊肉片卷着边,看着就软嫩;笋干烧肉红亮油润,肉皮微微起皱,笋干吸满了肉汁,透着诱人的酱香。
李老先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羊肉汤,吹了吹送进嘴里,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片刻后睁开眼,点了点头:“不错,羊肉软烂不柴,嚼着有肉香,萝卜吸满了汤汁,甜丝丝的,汤里没放多余的调料,鲜得纯粹,是正经的家常味道。
”
他又夹了块笋干烧肉,慢慢嚼着,在笔记本上写了几笔,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很轻:“肉皮Q弹,瘦肉不塞牙,肥的部分炖得化在嘴里,不腻人。
笋干选得好,有嚼劲还吸满了肉汁,调味也刚好,咸淡适中,配米饭能多吃两碗。
”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