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回家二(2/3)
毕竟灵川这边,他也不熟。
重要的事到杨志才说了。
他决定善意的谎言继续,毕竟怕父母担心,好好工作辞去不做,在农村可是件大事。
他先把厂里的未来,和潜力大致说了下,春节期间也曾说过,大家都知道。
他说,大三暑假的时候,他带回来几个同学到家里玩,其中河北省有个同学叫张远航的,个子挺高的那个(大家印象都很深,知道和杨志才关系好)。
现在在京城一家,证券公司自营部工作,他知道股票的操作计划,去年他跟了一回,赚了2000多。
前几天又说了中川长虹,买在了低点,说这个月内,会上涨50%。
所以,他想下周辞职(实际上已经辞了,没敢说),多增加本金,可以很快赚钱。
对于张远航,大家还是知道的,并且出于对他的交友,和识人能力的认可,大家都没有反驳。
杨志才又加了把料。
把王姐盖了公章的委托协议,拿出来给大家看。
30多万的金额,就连他哥也是受到冲击,觉得此事可以试行一段时间。
母亲最担心,杨志才说他去年就领到会计师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差,哪里都能找到工作。
最后,这件事顺利通过。
最后,杨志才提出设想,如果张远航的消息属实(肯定真实,毕竟自己已经知道答案,就是提前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那么他本月末各项收入,汇总后资金将接近10万元。
这话一出,他母亲直接就吓了一大跳,大姐、三嫂也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说三件事。
1.今年钱再多点,要把家族梨园重新承包下来,年限长点。
到时让大姐夫,联系县农业局的相关人员重新引进品种,进行培育规划。
主要目的是,把家族梨园的名头恢复起来。
2.这波钱挣到,说明张远航消息靠谱,那么最迟六月份,要买1-2个出租车灯和出租车,由三哥一家经营。
在城里租套房子,杨志才搬过来和他们一起住,三嫂去做饭。
两兄弟负责挣钱,三哥挣的钱,大部分上交母亲管理。
将来有条件的话,把杨思颖,也转到城里读书,城里教育条件好,对她将来有利。
3,作为族长一脉,今年清明由父亲牵头,组织“清明会”(就是族人聚在一起祭祖和吃个团圆饭,加强族人凝聚力的活动)。
清明时,由杨志才出资5000元,以他父亲的名义捐给宗亲会,重修族谱。
这是杨励广毕生的愿望之二,杨志才现在有条件,肯定帮他实现。
族谱已经50多年没重修了,势在必行。
这个计划月底钱到手,由父亲提出来。
大家讨论,一致觉得可以,一步步实行,完全没问题。
随后三嫂还提出,清明的时候来决定,三哥什么时候学开车的事,拿证是需要时间的,大家又共同建言献策。
同时也在憧憬着,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家庭会议,就在这样轻松团结的氛围中结束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大姐赶回雷公镇。
2号逢集,今天生意会比平时好,也很忙碌,她不能缺席。
杨志才先和侄儿杨恒夏,聊了会儿学习,才从母亲手中接过一瓶麦乳精(当时农村最时髦的礼品),和一封饼干。
出门右转,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座只有三间房子的建筑前。
这里住着一位独居老人,号称“家族历史活化石”的大叔公:杨为知。
大叔公,现在70多岁,身体硬朗。
他从小生长在蜀城的,和杨志才同宗不同房。
他的爷爷在清末的时候去到蜀城,从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