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门亲事,我应下了。(2/3)
面容严肃,眉宇间却透着几分书卷气。
“晚辈李珩,拜见秦公。
”李珩长揖到地,姿态恭敬。
秦业微微颔首:“李公子不必多礼。
程阁老信中对你赞誉有加,公子是先朝归宁伯,李尚书嫡孙?”
“正是。
程世伯信里提起,秦公精于营造,言之若论宫室规制,满朝无人能出大人之右。
”李珩说着,示意随从奉上礼物:“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
秦业目光扫过礼单,在看到“陆子冈玉佩”时眉头微动:“公子破费了。
”
“听闻秦公雅好茶道,这套朱碧山银茶具虽非绝世珍品,但胜在实用。
”李珩亲自打开锦盒,取出茶具,“就这壶嘴的弧度而言,据说是出自官家定窑...…”。
秦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公子对茶具也有研究?”
“秦公面前,不敢妄言,只是略知一二。
”李珩谦逊道,“祖父生前好茶,曾写下些笔记之文,晚辈从中略有了解罢了。
”
秦业神色缓和了些:“坐吧。
来人,看茶。
”
茶过三巡,李珩见时机成熟,便道:“晚辈今日冒昧登门,实因晚辈对令爱秦小姐仰慕已久,欲结秦晋之好,特请程大人作媒...…”。
秦业放下茶盏:“小女蒲柳之姿,恐难配公子……。
”
“秦公面前不敢虚言,晚辈已特意打听多次,向闻令爱才貌双全,金陵闺秀中无出其右。
”李珩诚恳道:“若蒙大人不弃,晚辈今日便下聘礼,保证日后必定不负令爱,并照料令郎秦钟。
”
秦业眼中精光一闪:“公子也知道钟儿?”
“不瞒秦公,自然也是问过的,令郎天资聪颖,尤擅诗文。
”李珩从袖中取出一个精巧的木匣:“我有一随从,极善机关之术,这是特令其所做机关木鸢,只需上发条便可飞行百步,想来令郎会喜欢。
”
正说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探头进来,正是秦钟。
他看见桌上的木鸢,眼睛一亮:“父亲,这是给我的吗?”
秦业无奈地摇头:“没规矩。
还不快见过李公子。
”
秦钟乖巧地行礼,目光却一直黏在木鸢上。
李珩笑着将木匣递给他:“去试试看。
”
秦钟兴奋地摆弄起来,不一会儿就让木鸢在厅中盘旋了一圈。
他欢呼一声,对李珩的好感顿时大增:李兄,这机关是怎么做的?”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