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后山的陷阱(1/3)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萦绕在青牛村的屋舍与田野之间。
鸡鸣声次第响起,唤醒沉睡的山村。
萧无涯早早地就站在了自家院门前,踮着脚朝村东头张望。
“娘,我去找小石头了!”他回头朝屋里喊了一声,不等回应就迫不及待地跑出了院子。
萧母从灶房探出身来,手里还拿着搅动药汤的木勺:“慢点跑!记得晌午前回来喝药!”
无涯应了一声,脚步却丝毫未慢。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布鞋,凉意透过鞋面渗进来,他却浑然不觉。
胸口那块小石头送的鹅卵石随着跑动轻轻撞击着他的胸膛,提醒着他昨日的约定——今天小石头的父亲要带他们去后山学习辨认陷阱。
小石头家住在村东头,屋顶上晾晒着各种兽皮,在晨风中微微晃动。
无涯刚到篱笆外,就看见小石头正帮着父亲整理狩猎的装备。
“无涯来得正好!”小石头的父亲赵大山抬起头,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
他是个身材魁梧的猎户,脸上有几道浅浅的疤痕,据说是与野猪搏斗时留下的“勋章”。
赵大山将一捆绳索甩上肩头,又检查了别在腰间的砍刀:“今天教你们点实用的,省得你俩整天在林子里瞎跑,不小心踩了自己人的陷阱。
”
小石头兴奋地朝无涯挤挤眼睛,递给他一个小布包:“我娘烙的饼子,带着晌午吃。
”
三人沿着村后的小路向苍岚山脚行进。
赵大山走在前面,步伐稳健而轻巧,几乎不发出什么声响。
两个男孩跟在后面,模仿着他的步伐,却总是踩断枯枝踢动石子,惊起林间早起的鸟雀。
“进山的第一课:学会用耳朵和眼睛,而不是嘴巴。
”赵大山头也不回地说,“野兽的耳朵比我们灵得多,你这边还在说说笑笑,它们早就躲得没影了。
”
两个孩子立刻噤声,专心致志地观察四周。
无涯深吸一口气,林间清晨的空气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沁入肺腑,令他精神一振。
但在这清新的气息中,他似乎又嗅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异样——一种难以言喻的、微腥的气息,让他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悸。
赵大山在一片较为开阔的林间空地停下脚步。
这里树木相对稀疏,地面覆盖着厚厚的落叶和枯枝。
“看好喽,”他蹲下身,拨开地面的落叶,露出一个巧妙的绳套装置,“这是最简单的套索陷阱,用来逮野兔山鸡。
”
他详细讲解着陷阱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演示如何利用树枝的弹力和绳结的技巧。
小石头显然早已耳濡目染,不时补充细节;无涯则全神贯注,努力记住每一个步骤。
“设陷阱不难,难的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