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碾房炊烟(1/3)
李二柱蹲在碾房门口,手里攥着根竹片,在地上画着修补屋顶的草图。
晨光透过破洞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空气中飘着潮湿的泥土味,混着墙角霉斑的气息。
二柱,泥巴和好了。
他娘抱着一捆茅草走进来,裤脚沾着黄泥巴,额头上渗着汗珠,村西头的王婶子给了半筐麦麸,说掺点野菜能做糊糊。
李二柱抬头看了眼,那堆泥巴里掺着碎稻草——这是他昨天跟李老实打听的法子,用稻草混泥巴糊墙,能挡点风雨。
娘,你歇会儿,俺先把屋顶的破洞堵上。
他踩着摞起来的土坯凳,伸手摸了摸屋顶的椽子,朽得厉害,一捏就掉渣。
得先换椽子。
他跳下凳子,俺去后山砍几根竹子,你在家守着。
临走时,他把那半截打火机揣进怀里,又抄起墙角的柴刀。
这柴刀是昨天从张寡妇家借的,刀刃豁了个口,却比他那把锈迹斑斑的强。
后山的竹林密得很,阳光都透不进来。
李二柱选了几根手腕粗的竹子,砍倒后削去枝丫,扛在肩上往回走。
路过溪边时,他停下来喝了口山泉水,冰凉的水滑过喉咙,让他清醒了不少。
溪边蹲着个洗衣的姑娘,梳着两条麻花辫,蓝布衫洗得发白,正用木槌捶打着衣裳。
见了李二柱,姑娘抬起头,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下头去。
俺是村东头新来的李二柱。
他主动打了个招呼——在村里混,总得认识几个人。
姑娘了一声,声音细得像蚊子哼,手里的木槌却没停。
李二柱没再多说,扛着竹子往回走,身后传来木槌敲打石板的声音,规律得像在数着什么。
回到碾房,他娘正坐在石碾子上纳鞋底,见他扛着竹子回来,赶紧站起来:俺帮你扶着。
两人合力把竹子架在屋顶的横梁上,用麻绳捆结实,再铺上茅草,最后糊上泥巴,那几个破洞总算堵上了。
这样就不怕漏雨了。
他娘拍着手上的灰,脸上露出点笑。
李二柱擦了把汗,刚要说话,院门口探进来个脑袋,是狗剩,手里捧着个粗瓷碗。
俺爷让俺送的,说是给婶子补补身子。
碗里是两个白面馒头,在这个年代,白面可比粗粮金贵多了。
他娘赶紧接过来,往狗剩兜里塞了个玉米饼:拿着,回去给你爷尝尝。
狗剩揣着饼子跑了,李二柱看着那两个馒头,心里热乎乎的。
李大爷真是个好人。
他娘感慨道,等咱站稳了脚,得好好谢谢人家。
中午煮了锅野菜糊糊,就着白面馒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