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寒夜与暖炕(2/3)
—利用炊烟的余热加热土坯垒砌的床体。
破庙里显然不具备盘正规火炕的条件,但他可以做一个简化版。
第二天,他找到朱重八,说出了更大胆的想法:“重八哥,我想在庙里角落,用土坯垒个能烧火的睡觉的台子。
”
“烧火的台子?”朱重八愣住了,“那不把庙点了?”
“不是明火,”陈远连比划带解释,“就像……像灶台一样,我们在下面烧火,烟从里面走过,把台子烤热,人睡在上面,就暖和了。
烟从另一边通出去,点不着别的东西。
”
这个想法对于朱重八几人来说,太过新奇。
他们只见过直接烤火,从未想过还能睡在“火”上面。
“这……能成吗?”徐达也表示怀疑。
“不试试怎么知道?”陈远态度坚决,“总比冻死强。
我去找韩老爹问问,看他懂不懂怎么弄不呛烟。
”他知道韩老爹走南闯北,见识可能多一些,而且这也是一个加深联系的借口。
陈远再次来到韩家。
这次他带去了两条用草绳穿起来的小泥鳅。
韩林儿看到是他,脸上立刻浮现出欣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怯,连忙将他让进屋。
韩老爹的气色比前些天好了些,见到陈远也很热情。
陈远说明来意,描述了“土炕”的大致原理。
韩老爹捻着稀拉的胡须,沉吟半晌,道:“田娃,你这想法……老汉我走镖时,好像在北方见过类似的,他们叫‘暖榻’。
关键是要让烟在里面拐着弯走,走得慢,才能把热气留下来,最后烟囱要立得高些,抽风才顺,不然满屋子都是烟。
”
韩老爹的话给了陈远极大的信心和关键的提示——烟道要迂回,烟囱要高。
带着这个信息,陈远回到破庙,说服了将信将疑的伙伴们。
接下来的几天,几个少年在放牛、照料那小块菜地之余,全部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中。
和泥、脱土坯、晾晒。
陈远根据韩老爹的提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回形烟道。
在破庙背风的角落,他们用晒干的土坯小心翼翼地垒砌起一个长方形的中空台子,留出烧火口和烟道出口。
最后,用一根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破瓦管,架在烟道出口,伸出庙墙,算是简易烟囱。
整个过程磕磕绊绊,土坯台子砌得歪歪扭扭,但总算是完成了。
完工那天晚上,天色已黑,寒风呼啸。
几个少年围在刚刚落成的土炕前,心情忐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远将干燥的芦苇和少量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