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第42章 秦庭对

第42章 秦庭对(1/3)

公元前638年春寒料峭,黄河的冰凌尚未完全化尽,一支风尘仆仆的车队已然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公子重耳与他的股肱之臣——狐偃、赵衰、胥臣等人,离开了寄居多年的狄地,怀着复杂的期望与决绝,向着西方的强秦进发。

    这是一次赌博,将未来的命运押在了秦穆公的意志之上。

     旅途漫长而沉默。

    重耳时常回首东望,故国的方向被千山阻隔,而中原的烽火却仿佛映照在他眼底。

    他知道,每一步西行,都是为了将来能更有力地东归。

     与此同时,先行抵达秦都雍城的密使带回了初步的消息:秦穆公对重耳的到来并未拒绝,甚至流露出一定的兴趣,但态度暧昧,并未明确表态支持。

    雍城的朝堂之上,显然存在不同的声音。

    有的重臣认为应扶持重耳,以控制晋国;有的则担忧投资重耳风险过大,不如与现任的晋国执政者交易。

     重耳一行抵达雍城时,受到了合乎礼制但不算热烈的接待。

    秦穆公将他们安置在馆驿,并未立刻召见。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考验。

    重耳闭门不出,每日只是与臣下研讨时局,表现得沉稳而耐心。

    狐偃、赵衰等人则利用一切机会,暗中接触秦国的重臣,如公孙枝、蹇叔等,馈赠礼物,陈说利害。

     “晋国无道,惠公夷吾背信,其子圉更是不告而逃,视秦如无物。

    此皆秦伯所知。

    ”狐偃在一次私下会见公孙枝时,如此说道,“我家公子重耳,仁德布于四方,贤名闻于诸侯。

    若秦伯能助公子返国正位,则晋国必感秦之厚德,永为秦之西屏,共图东进大业。

    届时,秦晋之好,岂非天下之美谈?” 这些游说之词,如同水滴,一点点渗入秦国权力的缝隙。

    然而,真正的决策,仍取决于那位端坐于王座之上的秦穆公。

     秦穆公确实在犹豫。

    他确有东进之志,也对晋惠公父子深感不满。

    重耳的贤名他也素有耳闻,但扶持一位流亡公子返国争位,风险巨大。

    成败难料,且即使成功,重耳是否真能如其所言,长期与秦友好? 这一日,他召见了心腹老臣,以善于相人识才着称的“五羊大夫”百里奚。

    穆公将心中疑虑尽数道出。

     百里奚颤巍巍地行礼,缓缓道:“君上之虑,老臣尽知。

    然观人之道,察其言,观其行,更需审其势。

    重耳流亡列国近二十载,狐偃、赵衰之辈皆当世英才,却能始终追随,不离不弃,此非人格魅力不能及也。

    此其一。

    ” “其二,重耳至狄至卫,未尝稍露急迫,至我大秦,亦安守馆驿,静待君命,其沉毅坚忍,可见一斑。

    非寻常流亡公子惶惶不可终日之态。

    ” “其三,亦是至关紧要者,”百里奚顿了一顿,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三国:大汉第一毒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我死后谣言四起 龙珠:对不起18号,我是被迫的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影视诸天:开局成为华山叛徒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汉阙惊澜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长安新火 三国之青龙镇世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宋骑天下 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中国古代奇闻录 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 恋爱脑与不高兴[GB] 隋唐英雄养成记 医武龙诀 扬帆1980 汉疆喋血风云录 异蝶碎雨剑 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 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 针灸鼻祖涪翁传 不想成为炉鼎的我选择当绿茶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我在大周是天子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汉阙惊澜 风起荆南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一人修真传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中国古代奇闻录 新玉箫英雄传 医武龙诀 隋唐英雄养成记 文娱大亨 当怪物降临幼儿园 贴身护卫李南方 不败军王 王者荣耀之凡尘劫 苟在修真世界 [HP]传承 武林世家振兴 疯批鬼王饲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