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2/3)
地玩耍。
刘姥姥拉住其中一个孩子问道:“小伙子,我问一下,这里有个周大娘在家吗?”
孩子回答说:“哪个周大娘呀?我们这里有三个周大娘呢,还有两个周奶奶,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行业的?”
刘姥姥解释说:“是太太的陪嫁丫鬟周瑞家的。
”
孩子说:“哦,那这个好办,你跟我来。
”
说完,蹦蹦跳跳地领着刘姥姥进了后门,来到一个院子墙边,指着说:“这就是她家。
”
接着又大声喊道:“周大妈,有位老奶奶来找您,我把她带来了。
”
周瑞家的(注:“周瑞家的”就是指周瑞的妻子,古时候女人很多无名,只能这样代指)在里面听到动静,连忙迎了出来,询问是哪位来访。
刘姥姥赶紧迎上前去,笑道:“哟,周嫂子啊,你好!”
周瑞家的仔细辨认了一会儿,这才笑道:“刘姥姥,你好啊!你说说,这才几年功夫,我竟然给忘了。
快请进家里坐吧。
”
刘姥姥一边往里走,一边笑着说:“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记得我们这些小人物呢。
”
说着,两人来到了屋里。
周瑞家的吩咐雇来的小丫头倒上茶来,两人边喝边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瑞家的问起板儿都长这么大了,又问了一些分别后的日常琐事,接着问刘姥姥:“今天是路过这里,还是特意前来的?”
刘姥姥回答道:“原本是特意来瞧瞧你的,二来也想向姑太太请个安。
如果方便的话,能让我见一见就更好了;如果不行,就劳烦你代为转达我的心意吧。
”
周瑞家的听完刘姥姥的话,心中已隐约猜到了几分她的来意。
想当年,她丈夫周瑞在购买田地时,多亏了狗儿的帮忙,如今看到刘姥姥这样前来,她心里实在难以拒绝;再者,她也想借此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身份和面子。
听到刘姥姥这么说,周瑞家的便笑着说道:“姥姥,你放心!你大老远地诚心诚意地来了,哪有不让你见到真佛的道理?按理说,接待宾客、回话传信这些事并不归我管。
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男人们只负责春秋两季收租子,闲时就带着小爷们出门逛逛;我呢,就专门负责陪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宜。
但因为你是太太的亲戚,又看得起我,特意来找我,那我就破个例,帮你通报一声。
不过有一点,姥姥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里跟五年前可不一样了。
现在太太不大管事了,都是琏二奶奶在管家。
你知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吗?她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叫凤哥的。
”
刘姥姥听了,惊讶地问道:“原来是她!难怪呢,我当初就说她不简单。
这么说来,我今天还得见见她了。
”
周瑞家的说道:“那是自然的。
现在太太事情多,心烦意乱,有客人来访,能推掉的就推掉了,都是凤姑娘出面周旋接待。
今天你宁可不见太太,也得见见她一面,才不枉你跑这一趟。
”
刘姥姥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那就全仗嫂子帮忙了。
”
周瑞家的说道:“你这是说的哪里话!俗话说得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不过是我说句话的事儿,能害我什么!”
说着,她便叫了个小丫头去倒厅上悄悄打听一下,老太太屋里开饭了没有。
小丫头应声去了。
这里两人又闲聊了几句。
刘姥姥于是说道:“这位凤姑娘今年顶破天也就二十岁,竟然如此能干,管理着这么大的家业,真是难得。
”
周瑞家的听后说道:“哎!我的老祖宗,这事儿我可不能跟你细说。
这位凤姑娘虽说年纪轻,但做起事来比许多年长的人都老练。
如今出落得跟美人似的,心思少说也有一万个。
要是论起口才来,十个擅长说话的男人也比不上她。
等你见了就知道了。
只不过有一点,她对下人未免太过严厉了些。
”
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回来禀报:“老太太屋里已经摆好饭了,二奶奶现在在太太屋里呢。
”
周瑞家的听了,连忙站起身,催促刘姥姥说:“快走,快走!这会儿她去吃饭正好是个空档,咱们先去候着。
要是晚了一步,回话的人多起来,就不好说话了;要是再午睡一会儿,那就更不知何时才能见到了。
”
说着,两人一同下了炕,整理了一下衣服,周瑞家的又嘱咐了板儿几句,便带着刘姥姥,迤逦往贾琏的住处走去。
他们首先来到了倒座厅,周瑞家的安排刘姥姥在那里稍等片刻。
她自己则穿过影壁,进了院子的大门,得知凤姐还没下楼,就先去找了凤姐的心腹贴身大丫鬟平儿。
周瑞家的详细讲述了刘姥姥的背景来历,接着说:“今天她大老远特地来请安。
以前太太常和她见面,今天不能不见,所以我带她进来了。
等奶奶下楼后,我会详细禀报,奶奶想必也不会怪我唐突。
”
平儿听后,心中有了计较:“叫他们进来,先在这里坐着吧。
”
周瑞家的闻言,连忙出去引领刘姥姥和板儿进入院子。
踏上正房的台阶,小丫鬟掀起猩红色的毡帘。
刚进入堂屋,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浓烈得让人分辨不出是什么味道,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中。
满屋的物品都光彩夺目,让人眼花缭乱。
刘姥姥这时只能不住地点头、咂嘴,口中念佛。
接着,他们来到东边的房间,这里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的卧房。
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姥姥两眼,只好简单问了个好,请她坐下。
刘姥姥看到平儿浑身绫罗绸缎,佩戴着金银首饰,容貌如花似玉,误以为她就是凤姐儿。
刚要称呼她为姑奶奶,忽听周瑞家的称她为平姑娘,又见平儿紧跟着称呼周瑞家的为周大娘,这才明白原来她只是个身份较高的丫鬟。
于是,平儿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
平儿和周瑞家的面对面坐在炕沿上,小丫鬟端上茶来,大家开始品茶。
没过多长时间,刘姥姥就听见一阵阵叮当作响的声音,响得就像敲打大箩筐筛面粉那样,不由得东张西望起来。
忽然,她看见堂屋的柱子上挂着一个盒子,下面还吊着一个像秤砣似的东西,不停地晃动。
刘姥姥心里嘀咕:“这是个什么新奇玩意儿?能有什么用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当她发愣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当”,就像金钟或铜磬被敲响一般,吓得她猛地一哆嗦。
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八九声响。
刘姥姥刚想开口询问,就见一群小丫头慌忙四处奔走,喊着:“奶奶下来了。
”
平儿和周瑞家的赶紧站起身,吩咐刘姥姥:“您就坐着等会儿,到时候我们会来请您。
”说完,她们都迎了出去。
刘姥姥屏住呼吸,侧着耳朵静静地等待。
不久,她隐约听到远处传来阵阵笑声,似乎有一二十位妇女的声音,伴随着衣裙摩擦的窸窣声,逐渐走近堂屋,然后向另一边的房间走去。
接着,她又看见两三个妇女,每个人都捧着大漆托盘,走进这边来等候吩咐。
过了一会儿,那边传来“摆饭”的指令,人群才渐渐散去,只剩下几个负责端菜的仆人。
好一阵子,四周安静得连雀鸟叫声都没有。
突然,两个人抬着一张炕桌进来,放在这边的炕上。
桌上碗碟摆放得密密麻麻,仍然是满满当当的鱼肉佳肴,只是其中几样似乎被稍微动过。
板儿一看到肉,就立刻吵着要吃。
刘姥姥轻轻打了他一巴掌,制止了他。
就在这时,周瑞家的笑眯眯地走过来,向她招手示意。
刘姥姥心领神会,于是带着板儿下了炕,来到堂屋中。
周瑞家的又和她低声交谈了一会儿,之后才一起蹭到这边屋里来。
只见门外挂着用铜钩悬挂的大红色绣花软帘,南窗下面是一张炕,炕上铺着大红色的毡子。
靠东边的墙壁上立着一个带有锁子花纹的锦缎靠背和一个引枕,上面铺着用金色线条点缀着绿色光泽的缎子大坐垫。
旁边还放着一个银色的痰盂盒。
凤姐穿着家常衣服,戴着紫色的貂皮昭君套,围着镶嵌着珠子的项圈,身着桃红色绣花袄,披着石青色刻丝灰鼠毛披风,下着大红色洋绉银鼠皮裙,面容粉嫩,妆容艳丽,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手里拿着小铜火筷子拨弄着手炉里的灰烬。
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一个小巧的填漆茶盘,茶盘上放着一个小茶杯。
凤姐没有接茶,也没有抬头,只是继续拨弄着手炉里的灰,缓缓问道:“怎么还不请客人进来?”
说着,当她要伸手拿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经带着两个人站在地上了。
这时凤姐才慌忙想要起身,但还没站起来,就满面笑容地问候他们,又埋怨周瑞家的怎么不早点说。
刘姥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