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隐秘航线探寻(1/3)
震海集团顶层的董事长办公室,厚重的窗帘并未完全拉拢,留下一条缝隙,让傍晚昏沉的天光渗入,在深色的地毯上投下一道狭长的亮痕。
室内没有开主灯,只有办公桌上一盏复古黄铜台灯散发着温暖却局限的光晕,将陈远、苏晚晴和秦毅的身影笼罩其中,如同置身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秘密指挥部。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高度专注的静谧,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微沙沙声,以及电子设备运行时几不可闻的低频嗡鸣。
桌面上,摊开着几份截然不同的资料。
一份是林震霆昏迷前留下的那个加密存储器里解密出的零星记载,打印在特殊的防潮纸上,字句古奥,夹杂着难以理解的术语和符号,像是航海日志的片段,又像是某种秘典的摘抄。
另一份是那块从《海国图志》夹层中找到的黑色薄片的高精度扫描图,上面的图案复杂精细,线条蜿蜒盘旋,与陈远手中那枚扳指表面的纹路有着某种诡异的呼应感,旁边那几个古老的篆字“溟”、“钥”、“戒”被重点圈出。
第三份,则是一张巨大的、铺满了半张桌面的古旧海图,上面布满了经年累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和不同时代的标注,但其中一片位于南太平洋某处的海域,被用红色的电子笔醒目地圈出,旁边密密麻麻写满了新的推算数据和疑问。
陈远的手指正点在那片被圈出的海域,眉头紧锁。
那枚黝黑的扳指在他另一只手的指尖缓缓转动,在台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
“结合扳指内部纹路指向的星图反推,薄片上这个重复出现的漩涡状符号,以及林家记载里提到的‘海沸之处,星坠之墟’……”陈远的声音低沉而专注,带着一种抽丝剥茧的冷静,“所有线索,经过三次交叉演算和误差修正,最终收敛的区域就在这里——南太平洋,这片被称为‘风浪坟场’的三角海域。
国际主流航道都刻意避开这里,不仅因为气候极端,磁场紊乱,海底地形也极其复杂,布满海沟和未知潜流。
”
苏晚晴站在桌旁,她今天穿着一身便于活动的深蓝色针织衫和同色系长裤,长发简单束起,少了几分平日的冷艳强势,多了几分研究者的干练。
她手中拿着一支电子笔,在平板电脑上快速调出相应的现代海洋地质数据和卫星扫描图进行比对。
“地质活动活跃,存在大量未被详细勘探的海底山脉和热液喷口。
磁场异常指数远超周边海域,这确实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很多船只的导航设备在这里会失灵。
”她补充道,语气冷静客观,“但从商业角度看,这片区域即使存在稀有矿产或生物资源,开采和运输成本也将是天文数字,风险回报比极低。
”
“如果目标不是普通的矿产呢?”陈远抬起头,目光深邃,“林叔提到过,扳指能感应特定的能量场。
记载里提到的那种‘灼热之冰’或‘不沉之木’,或许根本不是我们常规理解中的资源。
”
一直沉默如同影子般的秦毅开口了,他指着海图上一处特别标注的深沟:“三个小时前,我们部署在该区域上空的低轨道侦察卫星,捕捉到一次极其短暂且微弱的异常能量脉冲,坐标在这里。
脉冲频率和特征,与之前‘海洋丰收号’失联前后,陈先生扳指产生感应时,我们潜艇被动声呐捕捉到的残留信号,有高度相似性。
”
他递过来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频谱分析图,上面的曲线在某个频段有一个突兀的尖峰。
陈远接过图表,目光猛地一凝。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扳指。
就在秦毅提到能量脉冲的瞬间,他指间的扳指似乎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悸动了一下,一丝微弱的冰冷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转瞬即逝,却无比清晰!
不是错觉!
这东西,真的在遥相感应!
“就是这里!”陈远的声音斩钉截铁,手指重重地点在那个坐标上,“我们必须去这里看一看。
”
苏晚晴立刻反对:“太冒险了!这片海域情况不明,而且刚刚出现能量脉冲,万一是什么极端地质活动的前兆?仅仅凭借一些模糊的古籍记载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