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简仪之问(1/3)
马三宝的手指在新风箱粗糙的木壳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工棚里一时间静得可怕,只剩下远处尚未完全熄灭的炉火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
李头儿和赵老蔫脸色煞白,额头瞬间沁出冷汗,腿肚子都有些发软。
凌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但面上却竭力维持着镇定,只是微微垂下了目光。
“马……马公公……”李头儿舌头打结,想要解释,却不知从何说起。
马三宝却没看他,目光落在凌云身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让人捉摸不透:“凌云,咱家记得,你自称擅工匠之术。
这风箱,也是你‘胡乱琢磨’出来的?”
压力如山般袭来。
凌云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任何推诿或狡辩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他必须展现出价值,但又不能显得过于危险。
他艰难地拄着棍子,更深的躬身行礼:“回马公公,确是小子和赵师傅一同试验改制。
小子家中遗留杂书中,偶见类似机巧图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今日斗胆尝试,幸得赵师傅妙手,方能成此拙物。
惊扰公公,万望恕罪。
”他将功劳分给赵老蔫,并将来源推给“杂书”,降低自身的威胁性。
马三宝不置可否,转向那新风箱:“演示给咱家看。
”
“是!”李头儿如蒙大赦,连忙亲自上手,用力推拉起来。
平稳强劲的风力灌入炉膛,本已渐弱的炉火再次轰然窜高,稳定燃烧,光芒灼灼。
马三宝的眼中终于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
他久在军中,虽不亲自打铁,但对军械制造流程极为熟悉,自然看得出这风箱带来的巨大提升——省力、火旺、稳定!这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更少的废料、更好的军械质量!
但他城府极深,那丝惊异一闪即逝,脸上又恢复了平静。
他微微颔首:“倒是有些巧思。
能省些力气也是好的。
”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三人,最后对张总旗道:“既是有效之用物,便留着吧。
李铁头,你这辅炉即日起,专司打造军中百户以上军官的腰刀胚,若出的胚子都能如今日这般,自有你的赏钱。
”
李头儿大喜过望,连忙跪下磕头:“谢马公公!谢马公公!”
“至于你们二人……”马三宝看向凌云和赵老蔫,“擅动工坊器物,本应责罚。
念在初犯,且改制之物确有用处,功过相抵。
以后若有此类机巧思量,需先报于管事,不得再行私自改动,明白吗?”
“明白!明白!”赵老蔫也赶紧跪下,声音发颤。
凌云心中稍定,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也躬身道:“小子谨记公公教诲。
”
马三宝点了点头,似乎准备离开,却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状似随意地问凌云:“你既读过些杂书,可知天文历算?”
这个问题来得突兀,凌云心中一凛。
明朝对天文历法管控极严,私习天文可是大罪!马三宝此问,是试探?还是另有用意?
他谨慎答道:“回公公,小子愚钝,于天文大道不敢窥探。
只是家中杂书偶有提及些许粗浅制器之理,用于测量丈量土地、计算物料所需,或与天文仪具之基理略有相通之处,然仅是皮毛,远不及历算之精微。
”
他将话题巧妙地引向了“测量”和“制器”,这是相对安全且实用的领域。
马三宝目光微动,似乎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又或许本就不期待他真懂天文。
他淡淡道:“哦?制器之理?咱家倒是想起一事。
王爷近日得了一架前元遗留下的简仪,甚是喜爱,然其中一处枢机似有涩滞,转动不灵,营中匠人皆言不敢擅动,恐损毁古物。
你既通机巧,可能看出些门道?”
简仪?!凌云心中巨震。
那是元代郭守敬改进的大型天文测量仪器,结构复杂精密,代表了当时世界天文仪器制作的最高峰!朱棣竟然得到了一架?还让他去看?
这绝不仅仅是修理一个仪器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试探,试探他的知识边界、他的能力上限,甚至他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