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釜底之薪(2/3)
云不敢苟同。
”
“哦?”周铎挑眉,带着一丝讥诮,“你又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
唯有几事不明,想请教长史。
”凌云语气依旧平稳,“请问长史,王爷大军征战,所耗粮草几何?所行道路几里?所筑营寨几座?所需箭矢甲胄几多?”
周铎一怔,这些具体数字他如何能立刻答出?只得拂袖道:“此等琐碎数目,自有下属吏员核算!”
“琐碎数目?”凌云声音微微提高,“正是这些长史眼中的‘琐碎数目’,决定了大军能否按时出击,能否粮草无虞,能否甲坚刃利!算不清这些数,读再多圣贤书,可能让将士空腹杀敌?可能让朽甲挡箭?”
他不等周铎反驳,继续道:“再请问长史,若遇坚城壕堑,是圣贤书能破之,还是攻城器械能破之?若遇大河水患,是空谈仁义能治之,还是堤坝水利能治之?”
“《大学》云:‘致知在格物’。
物之理尚不明,知从何致?德从何明?若匠作之术为‘奇技淫巧’,则神农尝百草、黄帝制舟车、周公作指南车、孔明造木牛流马,岂非皆成了舍本逐末之辈?后世子孙享用其利,却鄙薄其道,岂非数典忘祖?”
凌云词锋犀利,引经据典,竟将周铎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强词夺理!巧言令色!”周铎怒道,“百工之术,岂能与圣贤之道相提并论!尔等在此聚众讲学,所用何书?所授何业?可有章程?可有备案?王府书库典籍,岂可轻易示于匠户之手?此乃违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终于图穷匕见,直接质疑格物堂的合规性,并试图收回凌云查阅典籍的权力。
郭衡大急:“周长史,此事王爷已有明旨……”
“王爷日理万机,或因一时急需,被巧言所惑!”周铎冷冷道,“本官既掌文书律令,自有规谏之责!此事本官定当具本细奏王爷!在此之间,格物堂一应文书借阅、人员调动,皆需暂缓,待王爷明断!”
这是要直接掐断格物堂的命脉!
就在此时,一个阴柔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从堂外传来:“周长史,好大的官威啊。
”
马三宝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面色平静,眼神却冷冽如冰。
他身后跟着两名按刀而立的小宦官。
周铎脸色微变,拱手道:“马公公何出此言?本官只是依律行事。
”
“依律?”马三宝慢悠悠地踱步进来,目光扫过周铎,又看了看凌云和郭衡,“王爷的金口玉言,在周长史这里,成了‘一时急需’、‘被巧言所惑’?咱家倒不知,燕王府里,何时改了这规矩?”
周铎心中一凛,知道刚才的话被马三宝听了去,已是大大不妥,连忙道:“本官绝非此意!只是格物堂之事,牵涉甚广,恐惹物议,坏了王爷名声……”
“王爷的名声,靠的是麾下虎贲之师,靠的是坚甲利刃,靠的是粮草充足!”马三宝声音陡然转厉,“不是靠清谈空议!周长史若真有闲心管这‘物议’,不如去催催军需粮草,为何至今还未足数?为何送往天工院的铁料炭薪,屡屡被克扣拖延?!”
他最后一句话,已是毫不客气的质问!
周铎脸色瞬间煞白。
军需后勤系统中,文官体系确实暗中使了不少绊子,这本是心照不宣的争斗,如今被马三宝当着众人面捅破,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马公公!此话从何说起?绝无此事!”周铎强自镇定。
“有无此事,咱家自会查个明白。
”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