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学术界的冷雨(3/3)
界里。
外界的“冷雨”并未停歇,反而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几天后,国家高能物理研究院的一位副院长,亲自带队来到锦屏地下实验室进行“调研”。
名义上是了解项目进展,实则是针对“灵子假说”引发的风波,对项目组,尤其是对陈醒,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评估和敲打。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副院长是一位面容严肃、气场强大的学者,他首先肯定了“曦和”项目组以往的工作成绩,但话锋很快一转:“……最近,关于我们项目组的一些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讨论和关注。
作为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因此,我们在发布任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时,必须更加谨慎,更加注重学术规范和国际惯例的同行评议流程。
”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陈醒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陈醒同志,年轻人有闯劲、有想法是好事。
但科学探索,尤其是基础科学的探索,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夸。
我们要尊重学术界的共识,要经得起时间和同行的检验。
对于你提出的这个‘灵子假说’,院里希望你们项目组能够本着对科学负责、对国家投入负责的态度,进行更深入、更扎实的验证工作。
在获得确凿无疑的证据之前,不宜再进行大规模的公开宣传和讨论。
”
这番话,等于给“灵子假说”套上了一个紧箍咒。
会议结束后,陈醒独自一人走在返回主控室的漫长隧道里。
脚步声在空旷的隧道中回响,格外清晰,也格外孤独。
隧道顶部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周而复始。
他能感觉到背后那些复杂的目光——有关切,有同情,有担忧,或许也有幸灾乐祸。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和他那尚未成型的“灵子假说”,在官方层面已经被打入了“需要进一步验证”的冷宫。
资源支持会变得更加困难,公开讨论会受到限制,他本人也将被置于更严格的监督之下。
学术界的冷雨,已经浸透了他的衣衫,寒意刺骨。
他推开主控室厚重的气密门,熟悉的低温空气扑面而来。
屏幕上,实时数据流依旧在不知疲倦地滚动着,那片由中微子构成的星云在全息投影中缓缓旋转,静谧而永恒。
他走到控制台前,坐下。
外界的喧嚣、权威的否定、官方的告诫……所有这些,仿佛都被那扇厚重的门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在这里,只有他,和数据。
他伸出手,触摸着冰冷的键盘。
然后,他打开了那个实时监测“幽灵信号”的脚本运行界面。
绿色的运行指示灯,依旧在稳定地闪烁着。
他没有停下它。
他调出了第七个信号的详细数据,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更精细的能谱分析。
冷雨可以淋湿他的外表,可以冻结他的声誉,但无法浇灭他心中那团对未知进行追问的火焰。
证据,他需要更多的证据。
时间,会证明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敲下了第一个指令。
清脆的键盘声,再次在这深埋地下的宁静中,固执地响起。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灵飞经:中微子纪元